當前位置

首頁 > 語錄勵志 > 語錄勵志 > 《沉默的羔羊》觀後感大全

《沉默的羔羊》觀後感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沉默的羔羊》觀後感大全

《沉默的羔羊》觀後感大全

導語:《沉默的羔羊》 是一部叫人從頭至尾頭皮發麻手心捏汗的,令人緊張的恐怖 商業片, 但是在裏面加入了許多的對心理的分析是的整部片更加的懸疑,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沉默的羔羊》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沉默的羔羊》觀後感大全

篇一:

——解讀我們的怯懦,道德社會,是誰犯了錯?

初看的羔羊,是衝着高評分和懸疑恐怖這幾個字去的,而看完之後的震撼衝擊得不僅是我那悲俗的世界觀,它的簡約絢麗之下,深層解讀的,幾乎崩潰了所謂的道德和正義。

我們的常理,真的應該是存在的常理嗎?

但是,這種標尺人性的東西,卻在人性

之下,無論哪個時代,人性的影子,掩藏的不是醜惡,反而是衡量它的標尺。

人,作爲一種高級動物的存在,都是好勝且好鬥的,無論是情緒的直觀表達,還是心裏的思想鬥爭,每個人都會去爭取,去爭奪屬於自然的東西來保證自己的生存。那麼,作爲標尺存在的道德,也就成了掩蓋我們自私的藉口,是我們衡量他人的標準,很少用來量量自己靈魂的長度。所以,我們的怯懦,在於從不直視自己的過失。

無可否認漢尼拔的智慧,影中對他的解讀,他態度下的人,只有該稱爲“人”的人才是人,是一種絕對美好的存在,反之則和豬狗沒什麼區別,甚至可以是餐中之食。當然,同性相食,以我們的理解,這是一種病態,我也不例外,解脫不了這種思想,所以我不贊同那種做法,但是,我卻完全支持他的思想,並且在人性光輝下偏離的尺度,那種殘酷程度不會輸於啖其肉,食其血。換而言之,與其說漢尼拔吃掉是人的肉體,倒不如說他吃掉的是人性的貪慾和醜惡,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可以從一些常理的恐怖片脫穎而出的理由吧。

當然,也不可否認漢尼拔給他帶來的世界觀地扭曲,但我們該覺得恐怖的,不應該是高雅的鋼琴曲後的人肉餐,而是對立其前的人性餐。那纔是赤裸裸地諷刺,可悲之人自有可憐之處,若是我們的標尺是量在自己的身上,悲劇,會來自哪裏?

而就是不平等的,弱肉強食纔是人與人之間真正尺度,比起啖其肉,食之血,這個纔是完完全全的恐怖。

篇二:

電影標題《沉默的羔羊》跟監獄對話和恐怖情節關係不大。沉默的羔羊來自克拉麗絲兒時的記憶,父親去世後,她寄居在牧場,清晨聽到羔羊的叫聲,原來人在屠殺羔羊。她偷偷打開門,想放羊羣走,但羔羊呆呆站在原地,沉默。她只能抱起一隻羔羊逃跑,心想能救一隻是一隻。逃跑過程中,她愈覺得羔羊很重,自己沒有食物沒有水,很快她被警察抓住,送進孤兒院。長大之後,她一直被羔羊的叫聲所困擾。

最近在思考學生的心理問題,所以冒着被領導拍肩膀的危險,和在辦公室不務正業的罵名,我看完了電影,說說我四點觀後感。

一、漢尼拔觀察入微、判斷精準。牢籠裏的漢尼拔,第一次見到克拉麗絲,立刻做出如下判斷:名牌皮包,低檔鞋,看出出生不高貴。從口音判斷出生於礦區,其父親是個礦工,極力擺脫自卑,努力學習想要進入FBI。後來甚至由她的着急語氣,判斷出她被心理問題所困擾,即羔羊的叫聲。女議員求助於他時,他理解一位母親的着急和母愛,選擇提供線索幫助尋找歹徒。用一根圓珠筆的鐵芯,他撬開手銬,越獄的環節非常周到,思維縝密。

二、國外心理片很強調童年的陰影,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響。不管是克拉麗絲也好,最終被抓到的歹徒也好,他們的心理問題都是童年的痛苦記憶造成的。

三、中國人的心理問題卻鮮有童年的記憶。最近中大歷史系研究生,因爲論文沒完成和找不到工作,選擇自殺。他是一個一向很乖的人,卻面臨着巨大的社會壓力和家庭壓力。最近光明中學跳樓的初一男生,因爲偷了媽媽一萬多塊錢被發現,無法面對即將到來的家長,強大家庭壓力之下,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還有高三晚自習突然跳樓的男生,是怎樣的高考壓力和競爭對比,讓他選擇不繼續面對了。以及,新聞報道的,班主任沒收了學生的手機,就被捅了N刀致死。這些人的心理問題,更多來自社會的期望,競爭的壓力,家庭的壓力。中國人的心理問題更多是外因施加的;西方人的心理問題更多是童年內在的反射。

四、漢尼拔與卡拉麗絲的惺惺相惜。來點輕鬆一點的,非學術的,關乎愛情和兩性的。兩個主人翁僅有的一次身體接觸是指尖的觸碰,但正如漢尼拔所說的:“別人會以爲我們在談戀愛”,兩人智慧的交鋒可能是本片最大的亮點。我想起米開朗琪羅的名畫《創造亞當》,也是指尖的輕輕觸碰,但人類卻掌握了無窮的智慧,而且一直都能得到上帝的庇佑。

篇三:

《沉默的羔羊》早在幾年前就聽說了,但一直沒有機會看,這次心協舉辦心理電影大放送讓我有幸認真觀摩。

看完後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也許我還未懂得影片隱藏的某些蘊涵,但也正以爲如此,讓我對它着迷。它就像是一組組靈魂的密碼,無法破譯,只能用心去細細體悟。於是,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刻,我準備寫點什麼,來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

相信有人與我有同樣的經歷,在風起雲涌的思潮中,沒有及時地記錄下當時的心境,過後往往找不回那時的感覺或者要費很大的力量才能再回憶起來。

看完影片,腦海中也常會浮現出一些畫面……比如男主人公那雙怪異的褐紫紅色的眼睛,久久地留在我的思緒之中,讓人感覺到異樣的不安與激動,怕想到他,又忍不住要去想。還有女主人公總在深夜驚醒,因爲她的耳邊總是迴盪着黑暗深淵中那一聲聲悽慘、絕望的羔羊的尖叫。我甚至也似乎聽到了羔羊的叫聲,很是淒厲……在這時,我總會不寒而慄!

如果夜裏可以做一個單純而又甜美的夢,那麼,我想第二天清晨推開窗戶,心情是舒暢的,或許還會聞到玉蘭的幽幽香氣。但現在,也許也有人感受過--恐懼的心跳,放縱的逃遁,失重的下墜,詭異的誘惑,綺麗的夢魘,是靈魂深處黑暗而驚豔的花園。很多時候,恍然的一刻,覺得夢魘是一種真實,而清醒,纔是沉睡。

其實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些無法言表的事,或者說是祕密,那是深藏於心底的,我們往往把它掩蓋得不爲人所發現,那是一個陰影地帶……當我們夜晚去一個有恐怖氣氛的地方,我們所感覺的恐怖其實不是來自環境,而來自內心,這是我們在心虛。當然了,陰影並不能說總是壞的,它也是我們本能中一種智慧的象徵,你如果合適地與它交流,它是可能帶有智慧老人的性質告訴你一些什麼的,所以我們要正視自己,多與自己交流。訪問心靈,必然觸及心靈的暗角,那裏可能有傷痛的記憶,也可能有難言的愧疚。如果傷痛來自他人,請用寬容把它燙平,寬容是一種美德,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以臺階;如果心裏有鬼,更要時時訪問一下心靈,良心是最公平的審判官。

可生活中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歡露出自己深藏於內心的,特別是自己的恐懼,在外界還故意裝堅強。

電影中的女主人公就是屬於這樣的典型。家貧、父死、孤兒一樣漂泊的童年,讓幼小的史達琳對周遭的事物充滿了恐懼。她想逃出農場,救走那和她一樣無依的小羊羔,哪怕一隻也好。可是她失敗了,最後被送到了孤兒院。從此以後,她拼命讀書,爭取做到最好,在不斷的競爭中取勝,她想壓抑內心的恐懼。可她的心靈深處始終有一隻羊羔在尖叫,那正是自己內心脆弱的呼號。但她不想讓任何人知道她的“懦弱”,在逆境中她顯得異常地堅定、老練,靠着意志力將恐懼深藏在平靜的外表之下。

這也使我想到一部影片--《關於莉莉周的一切》。其中的某些場景和這部片子的女主人公救小羊羔的性質有些相同。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在最沒有力量的少年時代,都曾善良且狂妄地想過要呵護和捍衛點什麼。但在這個依然存在蠻橫的世界裏,這種孩子般的隱蔽的英雄主義和犧牲精神,落寞而天真,脆弱而甜美。也許最終還是落敗,還是一場迸涌而出的無用的淚,但是我依然相信,這一切,包含着珍惜的勇氣與柔情。

也許很多年後,在靜謐無人的夜晚或是在熾熱而寂靜的午後。帶着甜蜜卻又充斥着苦澀的濃香中,我們回想起過往的曾經,相信我們都不會後悔。

影片的另一位主人公漢尼拔?萊克特,他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那雙鋒利的眼睛,任何人內心的想法都逃脫不了他的窺視。他是一個高深的心理醫生,具有救世主的情結,有着很強烈的治療病人的衝動的人。一個太有願望希望治療別人的人,可能也是需要反省的,因爲這具有兩面性。治療者的背面可能是一個天使,也許也會是一個魔鬼。所以對於他的感情,我也說不上來,他吃人他又救人。我領會到的是作爲我們,不應太過偏激,應當懷有一顆平衡的心,因爲生活總有些事是不可逆轉的。

還有那個變態殺人犯“野牛比爾”,雖然影片好象未涉及他的童年,但我想他一定是受過傷又沒有及時地作心理治療。他也痛苦,卻又沒有地方發泄,於是他開始殺人。也許在他的意象中,他和被害人是一體的或者他已無法分清,他的精神已開始分裂,等待他的不是解脫而是毀滅。我唯有嘆息,如果……是啊!我又要開始我的假設,但對於已結束的,假設又有何用呢?但願活着的人會得到些什麼吧!我們遇到自己想不通的事就應該說出來,也許有人會給你好的解決辦法。我常碰到這樣的事,當一個人和你述說着什麼的時候,還未等你講,他/她自己已經想通了!

成長着的心是稚嫩的,也是脆弱的。但我們有着偉大的精神支柱,不應把心裹得很緊很緊,不應把情隱埋得很深很深。打開心窗,陽光會歡快地跳上你的心頭。生活中註定要有陰晴圓缺,那我們就平靜地任酸甜苦辣填滿自己的履歷。所幸的是時光沒有蹉跎,生命的高度與日俱增,生命的果實日漸豐盈。就如影片中的結尾,每個人都有所獲,雖然歷盡艱辛。

希望有更多的人也和我一樣堅信,總有一天,所有的汗水和努力,將化作一片山花爛漫!

這些就是我看完《沉默的羔羊》後的一些感悟,如果你還沒有看過,我建議可以看一下。還有很多的東西包含着最深刻的思想和蘊涵,我淺薄的語言無法去把它表現出來,等待你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