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錄勵志 > 經典語錄 > 三毛名人簡介

三毛名人簡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三毛名人簡介

三毛名人簡介

三毛簡介:

三毛,原名陳懋(mào)平,漢族,浙江舟山人,1943年三月二十六日出生於重慶黃角椏。“懋”是族譜上屬她那一輩分的排行,“平”是取之她出生那年烽火連天,父親期望這個世界再也沒有戰爭,而給了這個孩子“和平” 的大使命。後來這個孩子開始學寫字,她無論如何都學不會如何寫那個“懋”字。每次寫名字時,都自作主張把中間那個字跳掉,偏叫自己陳平。不但如此,還把“陳”的左耳搬到隔壁去成爲右耳,這麼弄下來,父親只好投降,她給自己取了名字,當時才三歲。後來把她弟弟們的“懋”字也都拿掉了。

曾就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肄業曾留學歐洲,婚後定居西屬撒哈拉沙漠加納利島,並以當地的生活爲背景,寫出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臺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1984年辭去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爲重心。1991年1月4日在醫院去世,享年四十八歲。

她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也在全球的華人社會廣爲流傳,在大陸也有廣大的讀者,生平著作和譯作十分豐富,共有二十四種。

三毛英文名叫ECHO,三毛本是筆名,從三毛的《鬧學記》序中只提及“三毛”二字中暗藏一個易經的卦(可能爲乾卦-見《我的快樂天堂》哈爾濱出版社)。但又是什麼玄機,就不得而知了。但三毛本人又曾說過:起初起此名,是因爲喜歡張樂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記(後拜爲乾爹);另有一個原因就是說自己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錢。

三毛名人簡介

人生年表:

1943 三月二十六日出生於重慶,浙江省定海縣人,取名爲陳懋平

1946 因爲覺得“懋”字麻煩,三毛就把它去掉。改名陳平

1948 隨父母遷臺,入臺北國民小學讀書

1954 入臺北省立女子中學

1955 初二,受墨汁塗面打擊,以及爲看小說開始逃學。後休學在家

1956 一度復學,後正式退學。開始練習寫作、音樂、繪畫,切腹自殺獲救

1962 以陳平名義在現代文學發表第一篇作品《惑》

1964 得到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均的特許,到該校哲學系當旁聽生,課業成績優異。初戀

1967 初戀失敗,赴西班牙馬德里文哲學院留學。聖誕初結識荷西

1968 與荷西分別。漫遊歐洲、巴黎、慕尼黑等地

1971 返回臺灣,任教於文化大學和政工幹校

1972 與一德裔男子相戀,結婚前夕,未婚夫心臟病突發猝死。冬,再赴西班牙,重遇荷西

1974 進入撒哈拉沙漠

1974 七月,與荷西在沙漠小鎮阿尤恩結婚

1974 十月六日,以筆名「三毛」在《聯合報》發表作品《中國飯店》

1976 夫婦移居大加納利島。五月,由皇冠出版社出版《撒哈拉的故事》

1979 隨荷西到拉芭瑪島生活。九月三十日,荷西海底捕魚時意外喪生。回到臺灣

1980 五月,重返西班牙和加納利,開始孀居生活

1981 十一月,開始中南美之行

1982 十月,返回臺灣任教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遊記《萬水千山走遍》出版

1984 赴美度假治病

1985 一度喪失記憶,神經錯亂

1986 十月,正式回到臺北定居,被臺灣多份報刊評爲最受讀者喜愛的作家

1988 六月十二日,給「三毛爸爸」張樂平寫第一封信

1989 四月,曾回大陸探親;同年開始創作電影劇本《滾滾紅塵》

1990《滾滾紅塵》獲金馬獎八項大獎

1991 一月二日,因子宮內膜肥厚入榮民總醫院檢查治療。一月三日,進行手術。一月四日凌晨,在醫院以絲襪繞頸窒息身亡。享年四十八歲。

個人履歷:

三毛於1943年3月26日(農曆2月21日)生於重慶。

幼年時期的三毛就表現對書本的愛好,五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看《紅樓夢》。初中時期幾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學,由父母親悉心教導,在詩詞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並先後跟隨顧福生、韓湘寧、邵幼軒三位畫家習畫。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師》中記錄了這三位繪畫老師。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均先生的特許,到該校哲學系當旁聽生,課業成績優異。

1967年再次休學,隻身遠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間,前後就讀西班牙馬德里大學、德國哥德書院,在美國伊諾大學法學圖書館工作。對她的人生經驗和語文進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國,受張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學系任教。後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餘,再次離開,又到西班牙。與苦戀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4年,於西屬撒哈拉沙漠的當地法院,與荷西公證結婚。在沙漠時期的生活,激發她潛藏的寫作才華,並受當時《聯合報》主編的鼓勵,作品源源不斷,並且開始結集出書。

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潛水意外事件喪生,回到臺灣。

1981年,三毛決定結束流浪異國14年的生活,在臺灣省定居。同年1月,《聯合報》特別贊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來後寫成《萬水千山走遍》,並作環島演講。之後,三毛任教文化大學文藝組,教小說創作,散文習作兩門課程,深受學生喜愛。

1984年,因健康關係,辭卸教職,而以寫作、演講爲生活重心[]。

1989後4月首次回大陸家鄉,發現自己的作品在大陸也擁有許多的讀者。並專誠拜訪以漫畫《三毛流浪記》馳名的張樂平先生,了卻夙願。

1990年從事劇本寫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劇本,也是她最後一部作品《滾滾紅塵》。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年僅48歲。

人物評價:

我女兒常說,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是否痛快的活過。我想這個說法也就是:確實掌握住人生的意義而生活。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三毛父親陳嗣慶

在我這個做母親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過是我的孩子而已。三毛是個純真的人,在她的世界裏,不能忍受虛假,就是這點求真的個性,使她踏踏實實的活着。也許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夠完美,但是我們確知:她沒有逃避她的命運,她勇敢的面對人生。 ———三毛母親繆進蘭

三毛曾說過很羨慕我和秦漢恩愛,也想找一個關心自己、可以談心的及工作上的伴侶,可惜未能找到理想對象。對於死去的丈夫,她仍然十分懷念。她太不注意保護自己……我曾經勸她不要太過任性,就算自己不在乎自己的身體,也要爲父母保養身體。———演員林青霞

三毛不是美女,一個高挑着身子,披着長髮,攜了書和筆漫遊世界的形象,年輕的堅強而又孤獨的三毛對於大陸年輕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來估價都是不過分的。許多年裏,到處逢人說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讀者,藝術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羨着三毛這位真正的作家。———作家賈平凹

有些本來是含義美好的名詞,用得濫了,也就變成庸俗不堪了。才子才女滿街走是一個例子,銀幕、熒幕上的奇女子頻頻出現也是一個例子。我本來不想把這種已經變得俗氣的銜頭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沒有什麼更適合的形容,那就還是稱她爲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應是“特立獨行”,按辭海的解釋,即志行高潔,不肯隨波逐流之謂也。 ———作家梁羽生

三毛很友善,但我對她印象欠佳。三毛說她“不是個喜歡把自己落在框子裏去說話的人”,我看卻正好相反,我看她整天在兜她的框框,這個框框就是她那個一再重複的愛情故事,其中有白虎星式的剋夫,白雲鄉式的逃世,白血病式的國際路線,和白開水式的泛濫感情。如果三毛是個美人,也許她可以有不斷的風流餘韻傳世,因爲這算是美人的特權。但三毛顯然不是,所以,她的“美麗的”愛情故事,是她真人不勝負荷的……———作家李敖

如果生命是一朵雲,它的絢麗,它的光燦,它的變幻和飄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爲它是一朵雲。三毛就是這樣,用她雲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隨心所欲的形象,無論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悽,她都無意矯飾,行間字裏,處處是無聲的歌吟,我們用心靈可以聽見那種歌聲,美如天籟。被文明捆綁着的人,多慣於世俗的繁瑣,迷失而不自知。讀三毛的作品,發現一個由生命所創造的世界,像開在荒漠裏的繁花,她把生命高高舉在塵俗之上,這是需要靈明的智慧和極大的勇氣的。———作家司馬中原

有很多人批評三毛,認爲她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作夢,我不以爲然。基本上,文學創作是一個人性靈昇華的最高表現,她既能昇華出這樣的情感,就表示她有這樣的層次,這比起很多作家,我覺得她在靈性上要高出很多。———演員胡茵夢

三毛對生命的看法與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體和死後有靈魂兩種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選擇追求第二階段的生命形式,我們應尊重她的選擇,不用太悲哀。三毛選擇自殺,一定有她的道理。———作家倪匡

三毛作品:

文集:《傾城》《溫柔的夜》《哭泣的駱駝》《夢裏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來》《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馬》《背影》《我的寶貝》《鬧學記》《萬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記》《隨想》《談心》《我的快樂天堂》《高原的百合花》《親愛的三毛》《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三毛的書信札與私相簿》 劇本:《滾滾紅塵》

有聲作品:《三毛說書》《閱讀大地》《流星雨》

譯作:《剎那時光》《蘭嶼之歌》《清泉故事》《娃娃看天下》(共兩本)

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裏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餘種。三毛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熱愛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懷。其記遊散文如《撒哈拉的故事》《萬水千山走遍》融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爲一體,具有較高的文化審美價值。敘述哀情的散文如《雲在青山月在天》《不死鳥》《背影》《似曾相識燕歸來》等風格沉鬱,淡泊,顯得爐火純青,更具耐讀性。

三毛生性浪漫,三歲時讀張樂平《三毛流浪記》,印象極深,後遂以“三毛”爲筆名。爲了追尋心中的那棵“橄欖樹”,她踏遍萬水千山。然而,無論是異國都市的生活情調,還是天涯海角的奇風異俗,都不能消解她深埋於心中的中國情結。儘管她嫁給了一個深眼高鼻的洋人,但她仍是一個完整的東方女性。三毛從來不刻意追求某一種技巧和風格,一切都顯得平實與自然。然而在她信筆揮灑之中,卻又蘊涵無限,這也許是一種更高的技巧和風格吧。

有讀者認爲「流浪」纔是她的真正的名字,無論是她遺留下來的衆多作品、她的遊歷和她心靈情感的轉折,都是充滿一點點浪跡天涯的意味。

曾經,三毛的母親繆進蘭在一篇題爲《我的女兒,大家的三毛》的文章提及,在四個兄弟姊妹裏,次女三毛的性格最爲特行卓立、不依常規,及不能忍受虛假。所以,父母要在她身邊看守着每一腳步是否踏穩。

事實上,三毛的作品,特別是由《撒哈拉的故事》開始,便是她遊歷的記敘,也是她情感的記敘。與荷西一道生活的年月,三毛的文章充滿歡笑、喜樂,讀者閱讀她的小說,彷佛感受着她愉快的婚姻生活,就是面對着大風沙的侵襲,她也是積極和樂觀;然而,自荷西死後,三毛的文章卻一下子「黑暗」起來,文字不再有笑容,代替的只是無盡的悲傷,這時候,作品塑造了三毛一個哀傷過客的形像。

在感情方面,三毛也是富於傳奇性。1990年,亦是三毛的電影劇本《滾滾紅塵》取得八項金馬大獎的時候,她與中國民歌大師王洛賓發生一段真摯的忘年情。當時,她甚至隻身跑到烏魯木齊和王洛賓一同生活。最後雖然三毛和王洛賓因各自背景懸殊的關係分開。然而,三毛那種敢愛敢爲的性格,與她作品中充滿熾熱的感情是相互交融和一致的,也是兩岸三地無數讀者喜愛她作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