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有一種旅行,不曬在朋友圈

有一種旅行,不曬在朋友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9W 次

有一種旅行,不曬在朋友圈

有一種旅行,不曬在朋友圈

作者:張超

Alain說,我們都聲稱自己愛旅行,卻從來沒問過爲什麼要旅行。在他的理想世界裏,旅行社裏接電話的客服人員都應該是心理學家,因爲“人們旅行是爲了治癒”。可你如何能通過自由女神、盧浮宮跟湄公河得到治癒?排幾小時隊登上帝國大廈天台不會讓你就此登上人生頂峯,因爲這種觀光之旅不會改變你,也完全不走心。每個城市和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氣質,我們應該學會誠實對待自己身上的問題,找到合適氣質的目的地,然後把“自己”拋到腦後,盡情享受陌生之地帶給你的新奇體驗。

比如所有的英國人都應該去巴西看一看,腐國人民不知道如何熱愛自己的身體,他們把自己嚴實地包裹在剪裁合身的巴寶莉風衣裏,卻忘記了縱情跳舞。而一個熱愛家庭的挪威社工恐怕應該去拉斯維加斯度個週末,忘掉家中的孩子,忘掉社會責任,忘掉一切責任,把自己扔進沒完沒了的歡騰舞蹈、酒精跟性裏。這樣的旅行歸來,你大概纔會覺得心裏缺失的那一片靈魂,終於被補齊了。

多新鮮的言論!可我大部分都認同。我見過太多人,護照上卡了三十多個國家的戳,卻照樣談吐無聊,頭腦僵硬。坐十幾個小時的飛機到另一塊大陸,在地標前花三個小時拍一張滿意的照片,然後回賓館煮一碗從祖國千里迢迢背來的泡麪,這怎麼可能改變一個人呢?或是參加旅行團,歐洲十國八日遊,除了把自己累的慘兮兮,拍下一堆明信片取景照片,又會有什麼收穫呢?很多人的很多次旅行,除了炫耀資歷之外,一點用途也沒有。Alain批評我們在場的人,你們跑去紐約看大都會博物館,真的就得到藝術薰陶了嗎?還是因爲覺得丹鐸神廟不得不看,儘管你星點都不瞭解古埃及帝國的歷史?全場都笑,可不是嘛,去紐約誰不是博物館通通看個遍,讚歎一番,然後離去?

其實這些都沒有錯,看美景,吃美食,感受文化,如果你真的覺得滿足,一切都沒有關係。但是拋開所有的虛榮因素,你真的有想過,爲什麼要旅行?在選擇目的地的時候,你看中的是什麼?你在尋找什麼?

旅行,聽起來像是一個令人激動的點子。可是多少次,你親身體會到旅行帶來的壓力?機票、住宿、簽證,在網上一一付款,成功不成功,信用卡莫名奇妙少了好多額度,貨幣兌換,看攻略,制定旅行計劃,租車,文件公證,購物,替人購物……天哪,一想起來我經歷的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就真心佩服自己的忍耐能力,居然一次次遭這些罪,仍然樂此不疲。2013年中國出境遊人次達到讓人驚歎的一億次,各國大使館賺的盆滿鉢滿之際,航空公司把無數人送到洛杉磯、巴黎、清邁和香港。除了Outlets搶回家的奢侈品,我想知道有多少人會真的時時記起那一次漫長的出境旅行。各家旅行公司在製造一個美好的夢出來,“年輕,用旅行增加閱歷”,“單身,去羅馬尋找緣分”,“男人,要有顆自駕環遊世界的心”,“精緻會生活的女人,一年飛三次巴薩羅那”……這個夢真是太不負責任了,還有形形色色鼓動大家辭職去旅行的書,造夢可以,只怕夢醒了,剩下一地雞毛。迷信任何東西都是危險的,旅行也是一樣。

大家賺錢都不容易,真的甘心一萬塊送給航空公司,一千塊贈予美國大使館,八千塊刷給規模生產出來的酒店大牀?我們真的情願拿錢和蜷在經濟艙裏僵硬的雙腿來換取朋友圈裏幾十個zan?我想着這些年的數次旅行,最美好的那些瞬間竟然完全沒有被鏡頭抓住,而我記得最清楚的場景,從來沒有任何一本旅行書裏有推薦。無論城市還是鄉村,給我最深刻記憶的,是那裏的人,與當時的心境。

紐約的小酒館裏與老朋友們喝啤酒唱歌,上東區一頓家宴,手挽手在維港前散步嬉笑到深夜,舊金山祕密俱樂部裏的燒烤和笑語,與民宿主人一起喝高了看黑白電影,在山區房子的壁爐前裹着毯子烤棉花糖,經歷華盛頓貧窮街區驚魂夜,還有澳門老街區破舊門楣開到凌晨亮點的甜點鋪……哪一樣都與景點無關。是不經意間腦海裏飄來的旋律,跟空氣裏食物的味道,讓這些故事像照片一樣凝固在時光裏,時刻被想起,時刻被懷念。旅行,大概最美妙的是那些意外,而你準備好迎接不一定有美好下場的意外了嗎?如果真的準備好了,那爲什麼無法接受生活裏的起伏跌宕與不安?如果你想擁抱這些未知,那又爲何在尋常日子裏步步小心,企圖控制一切?

不要欺騙自己。旅行不是萬靈丹,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旅途也不是圖書館,包含不了那麼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