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語句 > 經典的句子 > 消極心態的三大根源

消極心態的三大根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K 次

1.破壞性批評。

消極心態的三大根源

弗洛伊德心理學派認爲,一個人的性情在幼年時期即已定型,而且會左右一生。美國一個權威的諮詢機構,曾對小孩進行過一次測試,結果非常驚人。他們發現,孩子一歲的時候,想象、創造力高達96%,但隨着年齡增長而減少,7歲時(上學以後)發生逆轉;到10歲的時候,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不見了,只剩下原來的4%!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究竟怎麼不見了?!於是,該機構決定對1萬名孩子進行跟蹤調查,對他們的各成長階段進行監測。最後發現,小孩在成長(0歲~10歲)的過程中,平均要遭受超過兩萬次的“傷害”!其中對幼小的心靈傷害最大的,就是來自父母的“破壞性批評”,這對稚嫩的心靈而言,不啻是一次次人身傷害。這些痛苦的記憶,深深刻在孩子心中,嚴重影響孩子的成長和發展,直接導致了害怕失敗、害怕被拒絕,膽小、懦弱、猶豫、憂慮、找藉口等消極心態。

破壞性批評的第一種表現,就是批評的時候對人不對事,直接進行人身攻擊。比如說:“你怎麼這樣蠢?我早就知道了,你是個笨蛋,傻瓜,一點用都沒有!你只有吃飯厲害,飯桶!沒治啦,沒救了,我就當你死了,就當沒這個孩子,當初不生你就好了,你看人家××,怎麼就那麼乖……”類似的批評任何人都不會陌生。小的時候,父母這樣批評我們;成年了,同事或領導繼續如此這般;我們又像我們的父母一樣正在這樣對待我們的孩子……多麼可怕,在這個世界上,時刻都在發生“破壞性批評”!或許,做破壞性批評的父母會說:“我們也是一片好心呀!虎毒不食子,我們是爲了教育孩子,是爲了讓孩子不學壞,讓孩子更爭氣……”當然,出發點並不錯,破壞性批評帶來的“破壞”確實也是無意的,但其結果卻是非常嚴重的。破壞性批評,本身就是批評者消極心態的表現,把自己各種不如意的消極情緒,發泄在孩子身上,因而,進行破壞性批評,孩子受到的是雙重消極影響:他們一方面直接承受破壞性批評的傷害,另一方面父母等於在做破壞性批評的示範。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會這一套,將來又用來對付他們自己的孩子。

破壞性批評的第二種表現,就是增加孩子的內疚感。“孩子,爸爸媽媽很辛苦啊,你一點不爭氣,一點都不像其他的同學那麼乖,那麼聰明。你這樣怎麼對得起爸爸媽媽?!”也許更多的東西孩子不知道,但有一點是知道的,就是我不好,不爭氣,我要補償,我要報答。如果經常發生,孩子要償還的“欠債”越積越多,便會陷入深深的自責而產生負罪感,幼小的心靈就背上了沉重的懺悔的十字架。揹着“包袱”去奮鬥,成功的難度相對就大得多了。

破壞性批評的第三種表現比較隱蔽,就是有條件的愛。這也會給孩子造成傷害。“你考90分以上,我纔給你買玩具,帶你出去玩!”“你做到了,媽媽才愛你!”……從此,孩子知道了,“愛”並不是無私的,愛是有條件的,甚至是虛僞的。於是,孩子的愛心被“功利”扭曲了。就這點而言,人還不如動物。破壞性批評直接摧毀人的自尊,增加心理負擔,扭曲心態,孩子的自信心會因此而消失殆盡,他(她)開始自怨、自憐、自暴、自棄,害怕做任何事情,逐漸自我設限,喪失勇氣,膽小懦弱。破壞性批評的“教育”方式會直接傷害孩子,而批評(無論破壞性或非破壞性)的量過多,也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思想負擔而構成傷害。

我們似乎倡導以批評爲主的教育方式:不教不成人,棍棒出好人。總是批評多於表揚。這實際是消極心態佔了上風。人們總在尋找或注意應該批評的那一面,形成了教育的誤區。當一個孩子拿着考試成績單回來,上面一共六科,其中五科的分數都在85~95分之間,而有一科是59分!這個時候,我們第一句話大多數都是,“這一科怎麼沒及格”?就是如此,人們先看到不好的地方,先看到消極的一面。

2.害怕承擔責任。

在我們出生後,必然要依靠父母的養育,父母要對我們承擔責任;上學後,老師要對我們承擔責任;進入社會後,政府要對我們承擔責任;工作後,老闆要對我們承擔責任……我們容易養成由別人承擔責任的習慣。

而消極心態者,則推而廣之地認爲,別人應該對他的一切不成功和損失承擔責任。其實,每一個人成年後,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家庭、工作、環境等等,都是通過你自己而作出決定的。別人只能影響人,但不能作出決定。無論何時何地,你都可以去改變,作出新的選擇。

因此,一個成熟的人,自己應該對自己負完全責任。一個害怕承擔責任的人,實質是一個沒有控制能力,沒有決定能力的人,同時也是一種自私、無能、懦弱、膽小的表現。他無法掌握自己的快樂、幸福、健康和財富,他不是自我的主人,始終在別人的支配下生活,永遠享受不了生命的自由,享受不了生活的樂趣。害怕承擔責任的程度,決定了消極心態的嚴重程度。越害怕承擔責任,心態越消極,就越缺乏掌握能力和控制能力。

3.消極論斷,批評別人,驗證自我。

大烏龜和小烏龜在一起喝可樂。大烏龜喝完自己的一份後,就對小烏龜說:“你去外面幫我拿一下可樂。”小烏龜剛走兩步,就不走了,回頭說:“你肯定是支我出去後,要把我的可樂喝掉!”“這怎麼可能?你是在幫助我啊!”經大烏龜一再保證,小烏龜同意了。

1個小時過去了,大烏龜耐心等着……兩個小時過去了,小烏龜還沒有回來……3個小時過去了,小烏龜仍然未見回來。這時,大烏龜想:“小烏龜肯定不會回來了。它一個人在外面喝可樂。怎麼會回來呢?我乾脆把它這一份喝了!”大烏龜端起小烏龜的可樂,剛要喝,門砰然而開。

“住手!”小烏龜就像從天而降,站在大烏龜面前,氣沖沖地說:“我早就知道,你要喝我的可樂!”“你怎麼會知道呢?”大烏龜尷尬而不解地問。“哼!”小烏龜氣憤地說,“我在門外已經站了3個小時了!”

這就是消極論斷,驗證自我。根據自己的猜疑、臆測,主動尋找支持消極心態的理由和證據。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而我們往往不以爲然。比如聽說有人打自己的小報告啦,同事間丟東西啦,首先就會懷疑某人(消極論斷別人),然後觀察、監視,越看越像(驗證自我),你會發現,那個“嫌疑”人說話走路都與以前不同了(實際是自我心態在作祟,是自己與以前不同了,自己的精神、眼光、動作),還會進一步驗證,“當然啦!他昨天與我對面走過,連頭都不敢擡。他在躲我,做賊心虛了!”而結果往往是自己錯的時候多。

《列子·說符》有一則妙聞--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懷疑是他鄰居家孩子偷的。於是看那個孩子走路,像偷斧子的;表情,像偷斧子的;說話,像偷斧子的;動作態度無論幹什麼,沒有不像偷斧子的。不久,他在山谷裏挖地,找到了那把斧子。過了幾天又見到鄰居家孩子時,發現那孩子的動作態度便沒有一點像偷斧子的人了。這也可以說是人的天性,它源於人類肯定自我的需要。人人都想證實自己是聰明的,有智慧的,判斷正確,從主觀上滿足自我的成功慾望。出發點是對的,可惜方向錯了,它肯定的是消極心態。這種天性很危險。

其一,它不易引起人們重視,“日用而不知”,若判斷失誤,驗證不對,最多是自己一笑了之,下一回繼續進行;若不幸判斷正確、驗證成真,將會使自己猜疑的消極心態得到鼓勵與加強。

其二,偶爾爲之或許也無可厚非,長此以往,將使我們認識世界的客觀性、敏銳度漸漸遲鈍、消失,生活在猜疑、臆測之中,一旦破滅便悲觀失望,一旦言中,又自鳴得意,好高騖遠。不能實事求是,不能認識世界,又如何改造世界,何談成功?!“消極論斷別人、驗證自我”的習性,小則影響個人的快樂幸福,大則可能造成冤假錯案、人間悲劇!

消極心態的三大根源,是很頑固的,很難一下子消除。首先,它們不一定很明顯,而往往是很隱蔽的;其次,它們往往與人類的正常情緒需要相摻雜扭結,很難清醒地把它們剔除出來,不知不覺就犯了。因此,這三大根源實際上可以說,是“人性的弱點”。克服它們,需要決心、需要學習、需要訓練、需要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