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微信文章

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微信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8K 次

被譽爲“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已經播出,十位“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揭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微信文章,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微信文章

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微信文章: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揭曉

孫家棟 —— 功勳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王鋒 —— 三闖火海救人英雄

支月英 —— 紮根鄉村36年的最美教師

秦玥飛 ——“耶魯”村官

張超 —— 壯烈犧牲的殲15飛行員

李萬君 —— 大國工匠

樑益建 —— 仁心醫者,上千重度駝背者因他挺直腰桿

郭小平 —— 紅絲帶學校創辦人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 ——“新疆焦裕祿”

潘建偉 —— 功勳科學家,中科院院士、“量子衛星之父”

特別緻敬:中國女排

孫家棟:星斗煥文章

頒獎詞:少年勤學,青年擔綱,你是國家的棟樑。導彈、衛星,嫦娥,北斗。滿天星斗璀璨,寫下你的傳奇。年過古稀未伏櫪,猶向蒼穹寄深情。

孫家棟,87歲,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

他的一生與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密切相連,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奇蹟般地佔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2009年,他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

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孫家棟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從起步到目前爲止的全部過程。

面對孫家棟,《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說“東方紅”響徹環宇,“嫦娥號”長袖善舞,仰望星空,我們不能忘記這位爲祖國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王鋒:忠義感乾坤

頒獎詞:面對千度的烈焰,沒有猶豫,沒有退縮,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帶血的腳印,刻下你的無私和無畏,高貴的靈魂浴火涅槃,在人們的心中永生。

王鋒,38歲,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人。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陽市臥龍區西華村一棟民宅突發大火,濃煙迅速吞沒了整棟樓房。租住在一樓的王鋒發現火情後,義無反顧地三次衝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第三次從火場出來時,王鋒快被燒成了“炭人”,渾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從住處到臨近的張衡路口,大約五六十米的距離,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腳印。

王鋒的傷情牽動着千萬人的心,短短六天時間,收到社會各界捐款兩百多萬元。10月1日下午,王鋒突發肺栓塞,全力搶救無效離世。

妻子潘品最瞭解丈夫的品性,她知道在王鋒沉默的外表下有着堅毅的力量,她說,“他這樣做,我一點都不奇怪,他平時就是這樣的人,他要不這樣就不是他了。”

支月英:芳蘭振蕙葉

頒獎詞: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纔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支月英,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36年來支月英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帶出了1000多名孩子,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

“有的人說我是傻子,說我特傻,我是這樣想的,山裏需要我這樣的傻子。”支月英如是說。

面對支月英,《感動中國》推選委員于丹說,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裏,選擇堅守不容易,她的不言之教,已經讓學生看見了什麼是良知和操守。

秦玥飛:君子通大道

頒獎詞:在殿堂和田壟之間,你選擇後者,腳踏泥濘,俯首躬行,在荊棘和貧窮中拓荒。灑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種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靜待收穫的時節。

秦玥飛,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和政治學專業的高材生,現任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雲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聯合發起人。大學畢業時,秦玥飛選擇回到祖國農村服務,至今已是第六個年頭。

2011年,秦玥飛到衡山縣賀家鄉任大學生村官,爲當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統,硬化道路、安裝路燈,修建現代化敬老院,爲鄉村師生配備平板電腦開展信息化教學……2013年被評爲央視“最美村官”,立個人一等功一次。

2014年服務期滿,秦玥飛認爲“輸血”並非最可持續的鄉村發展模式,放棄提拔機會,轉至白雲村續任大學生村官,用“造血”建設鄉村。他帶領村民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山茶油產業,通過創業創新爲當地創造可持續發展動力。

爲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服務鄉村,秦玥飛與耶魯中國同學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支持優秀畢業生到國家級貧困縣從事精準扶貧和創業創新。2016年,吸引了30名來自北大、清華、耶魯、加州等名校的“鄉村創客”,服務於15個國家級貧困村。

秦玥飛說,“我必須得了解我自己國家的最普通的老百姓,他們的生活當中有什麼樣的酸甜苦辣,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去改變,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

張超:浩氣展虹霓

頒獎詞:那四點四秒,祖國失去了優秀的兒子。你循着英雄的傳奇而來,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對準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飛,你是戰友的航標。

張超,30歲,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一級飛行員。

2016年4月27日,張超在駕駛艦載戰鬥機進行陸基模擬着艦接地時,突發電傳故障,危機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保住戰機,推杆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

張超是“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優秀的三代機飛行員,全團6名“尖刀”隊員中最年輕的一員,曾數十次帶彈緊急起飛驅離外軍飛機。

事故發生後,張超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團長張葉一直陪在他身邊,清楚記得張超說的最後一句話:“團長,我還能不能飛”。

張超走了,留下剛剛滿兩歲的女兒和妻子,帶着深深的遺憾走了,再有半個月就要着艦飛行了,這一直是他最大的心願。

面對張超,《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時文潮說,我們必須牢記每一位軍人的犧牲,都是在爲國家換來更多的安寧和幸福。

李萬君:器成天下走

頒獎詞:你是兄弟,是老師,是院士,是這個時代的中流砥柱。表裏如一,堅固耐壓,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傑作。

爲了在外國對我國高鐵技術封鎖面前實現“技術突圍”,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技師李萬君憑着一股不服輸的鑽勁兒、韌勁兒,一次又一次地試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試製數據,積極參與填補國內空白的幾十種高速車、鐵路客車、城鐵車轉向架焊接規範及操作方法,先後進行技術攻關100餘項。2016年被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如今,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轉向架年產量超過9000個,比龐巴迪、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等世界三大軌道車輛製造巨頭的總和還多。

每次來到車站,站到自己親手打造的高鐵列車前,李萬君總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中國的高鐵從無到有,再到衝出國門走向世界,這中間凝聚着、傳承着中國工人樸素的匠人精神,而今天李萬君最想做的就是把這種光榮和精神傳承給更多的人。

他說,“把每一條焊縫焊好,把手中的產品,在我們用技術,用技能不斷的昇華,最後達到極致,變成藝術品,我認爲這就是工匠。”

樑益建:推誠結仁愛

頒獎詞:自謙小醫生,卻站上醫學的巔峯,四處奔走募集善良,打開那些被摺疊的人生;你用兩根支架矯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樑益建,四川省成都市三醫院骨科主任,多年前自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畢業後,婉言謝絕美國醫院高薪聘請,毅然回國,參與“駝背”手術3000多例,親自主刀挽救上千個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爲國內首屈一指的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專家。

近可能的爲患者着想,是樑益建的工作守則。到醫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經濟條件都不好。爲了讓患者儘快得到治療,他處處爲病人節省費用外,還常常爲經濟困難的患者捐錢,四處化緣。碰到有錢的朋友,他會直接開口尋求幫助,甚至嘗試過在茶館募捐。

2009年,樑醫生在涼山州木裏縣遇到一個年輕患者劉仁富,當時即給他許諾,“你等着,我幫你找到錢就回來接你。” 一年後,樑益建驅車7小時,去木裏縣接劉仁富,爲他實施了手術。

爲了給這些貧困患者贏得更穩定的求助渠道,樑益建博士團隊從2014年開始與公益基金合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獲得幫助的患者接近200位,金額近500萬元。

看到他治好的病人站起來時,樑益建如此形容自己的心情,“我感到非常幸福,他們成了一個正常的人,中國人就少了一個殘疾人。”

面對樑益建,《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陸小華說,患者在被治癒的過程中,能夠收穫到一份尊嚴,這樣的醫生功德無量。

郭小平:暖帶入春風

頒獎詞:瘦弱的孩子需要關愛,這間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溫暖的避難所。你用十二年艱辛,呵護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長,你是風雨中張開羽翼的強者。

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目前有33名學生,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有一半孩子失去了雙親。這樣的學校,全國只此一家。郭小平是這所特殊學校的校長,也是創始人。

2004年,山西省臨汾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區的幾個孩子到了上學年齡卻沒法上學,便和同事一起辦起了“愛心小課堂”,在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臨汾紅絲帶學校正式掛牌成立,2011年學校被列入正式國民教育序列。艾滋病感染兒童在這裏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能安心接受與正常孩子一樣的教育。

多年來,郭小平創建紅絲帶學校一事,在社會上也受到不少爭議,但他一直在艱難中努力堅持。2015年,郭小平做出決定,辭去臨汾市傳染病院、第三人民醫院和中醫院這三家醫院的院長職務,只擔任臨汾紅絲帶學校校長。

郭小平說,“我應該把精力集中到這。好多人迷惑,醫院院長不當,跑這幹這,好像不可理解。換一個院長其他人也能做,但是這個學校的校長不是換一個校長就能做成了,因爲這些孩子認人,就認我這個人,不是認這個位置。”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隨着社會進步,艾滋病患兒終究會到正常的學校去上學。

阿布列林:澄清有片心

頒獎詞:在細碎的時光中守望使命,以奮鬥的精神擁抱生活。執法無私,立身有責;恪盡職守,勤勉爲公。在這片土地上,紅柳凝聚水土,你滋潤心靈。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維吾爾族,哈密司法系統出了名的黑臉包公,他在哈密市檢察院和法院工作了31年,辦理了近千件案件,經他審理的案件,沒有發生過一次改判、錯判,樁樁是無可辯駁的鐵案,人稱“鐵案法官”。

31年來,阿布列林經歷了死亡的威脅,說情者的糖衣炮彈,親戚們的怨恨,數十年如一日,他恪守着職業準則,用生命去捍衛法律的尊嚴。

阿布列林爲何有堅如磐石的意志?因爲他心中有個榜樣——焦裕祿。1968年,阿布列林曾經在途徑河南時訪問蘭考焦裕祿故居,這次蘭考之行影響了他一生。

阿布列林退休以後,依舊不忘初心,常去哈密最大的惠康園社區,爲百姓做免費的法律諮詢,幫素不相識的人們解決實際困難。

阿布列林說,“在這40多年當中,我可以說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管是年輕的時候也好,老的時候也好,能做的工作,我都滿腔熱情地去做,我自己可以說,我是焦裕祿的好學生。”

潘建偉:曙色滿東方

頒獎詞:嗅每一片落葉的味道,對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學糾纏,保持與名利的距離。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對話,以先賢的名義,做前無古人的事業。

20年前,奧地利,一位26歲的中國學生,面對導師的提問“你的夢想是什麼”,他回答,“我要在中國建一個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實驗室”。這個學生的名字叫潘建偉。

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國量子衛星“墨子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它是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標誌着目前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已經領跑世界。這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正是潘建偉。

量子通信,是目前理論上唯一被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手段。量子衛星的發射,意味着中國量子保密通信技術成功了一半。

設計要求快速飛行的量子衛星能被地面的光學天線精準跟隨,這相當於在一萬米高空的飛機上往地面的一個儲蓄罐裏投硬幣,還必須保證每個硬幣都能夠扔到儲蓄罐中。類似這樣的技術難題都被潘建偉及他的團隊一個個攻克。

長期從事研究,潘建偉對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創新性貢獻,他有關實現量子隱形傳態的研究成果入選美國《科學》雜誌“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並同倫琴發現X射線、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等影響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雜誌選爲“百年物理學21篇經典論文”。

特別緻敬:中國女排 爲國著功成

在里約奧運賽場逆轉戰勝東道主巴西之前,幾乎沒有人看好這支中國女排,面對全場噓聲和不可一世的對手,女排姑娘們衆志成城,一場場拼,一分分磕,終於力克強敵,時隔12年重奪奧運冠軍!

國歌奏響,國旗升起那一刻,無數國人淚奔……女排精神,再次征服世界,激勵億萬中國人!

《感動中國》,

就是在心靈裏播下一粒種子,

雖然這粒小小的種子,

不會馬上長成參天大樹,

但內在的生命力使得它終會生長起來,

帶來長久的美好。

—— 敬一丹

2017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微信文章:2017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觀後感

連日來,英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烈士的先進事蹟經本報和其他媒體報道後,在海軍部隊引起強烈反響。官兵通過學習討論、座談交流、撰寫體會等多種方式,學習張超烈士的英雄事蹟和崇高精神。

在張超生前所在的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外場機務樓、機關辦公樓等醒目位置懸掛着“向英雄學習”橫幅,電子屏滾動播放張超先進事蹟和視頻錄像。“向英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學習”誓師動員大會上,張超的戰友艾羣說:“我們一定會繼承張超遺志,勤奮工作,刻苦訓練,爲航母艦載機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感受烈士品質,激發奮進力量。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結合核潛艇精神大討論活動,組織官兵收聽收看張超先進事蹟。南海艦隊某基地利用網絡、報紙、微信平臺等媒體資源,開展“學英雄事蹟、當精武標兵”體會交流。東海艦隊某水警區開展“和張超比一比、自身差距在哪裏”“英雄事蹟怎麼看、建功崗位怎麼幹”等羣衆性討論,激發官兵崗位建功的強大動力。

學習烈士精神,練就過硬本領。在張超曾經工作過的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多架戰機連續進行長途奔襲對海實彈射擊演練。曾與張超並肩執行戰備巡邏任務的飛行員李光耀說:“向張超學習,必須把每次起飛當成戰鬥,絕不讓祖國海空受到任何威脅。”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艇發出倡議,號召官兵像張超那樣練兵備戰,在強軍興軍道路上奮勇前行。

英雄犧牲,精神永存。從白山黑水到南海島礁,從萬里海疆到遠海大洋,從海軍機關到基層艦連,海軍廣大官兵決心像張超烈士那樣,牢記強軍目標,強化使命擔當,奮力開拓進取,爲建設強大海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