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書籍 > 9本藝術好書推薦

9本藝術好書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84K 次

下面和大家分享的這9本好書來自藝術類評委的誠意推薦,無論是藝術史、漫畫還是雜文集,這些書都對無論是藝術專業人士或是門外漢讀者非常友好,打開它們你會發現,其實理解藝術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9本藝術好書推薦

《方向》

[法]馬克-安託萬·馬修

後浪出版公司 2017-5

這是一本奇特的“書”——沒有文字,數百幅黑白插圖,依靠一個簡單的意念“方向”串起了全“書”的敘事線索,讀者既是遵循傳統閱讀(漫畫書)的格式,又好似在觀看一部動畫短片——或者,用當下時髦的藝術術語來說,是以書和插圖爲載體的一種“裝置”,其中既有傳統插圖和故事的特點,也有對它們的創造性發展——關於抽象、意識、空間……“讀”這樣一本體例單一的“書”讀者並不覺得枯燥乏味,尤其是翻到書的最後時,也將領略到“書”作者的實在用意,悄然心會之餘,你會重新思考“書”這樣一種人類文明的載體的可能性,本書的作者既是在借書而著作,也是在重新發明“書”這種媒材本身——也許,我們理應爲“書”在今日的前途增加一點信心。

——唐克揚

《米開朗琪羅與教皇的天花板》

[英]羅斯·金 著,黃中憲 譯

甲骨文 2017-4

羅斯·金的著作大部分都很精彩,像《穹頂的故事》,要點大概在於“見木又見林”。通過他的妙筆,米開朗基羅創造西斯廷天頂畫的四年躍然紙上,與此同時,同時期的權勢人物和藝術家、建築師,比如教皇尤利烏斯、達·芬奇、拉斐爾,布拉曼特的形象,以及圍繞着他們發生的一系列歷史事件也都活靈活現。熟悉文藝復興藝術史的人們可能瞭解,這並不容易,因爲不是所有相關史料都鉅細無遺。作家既要全面把握學術論文深度的基礎材料,還得展開藝術合理的想象填補其中的空白,才能讓讀者感受到那時代裏特備的氣息和肌理。和金其它的著作一樣,《教皇的天花板》既把藝術史變成可以一口氣讀下去的故事,也不忘展示歷史全景畫中諸多的細節——比如溼壁畫的技術特點,教廷中人事鬥爭的狗血情節,乃至拉斐爾未婚妻肖像中被遮蓋的戒指……

——唐克揚

《中國風:遺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國元素》

[英]休·昂納 著,劉愛英 秦紅 譯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7-1

儘管作者休·昂納以其嚴謹而恢弘的藝術史著作知名,且這本書的內容足以體現其水平,但這並不是一本讓人望而生畏的鴻篇鉅著。事實上,對中國人而言,除去將它作爲一部紮實的藝術史著作閱讀,還可以從中獲得一番別有風味的樂趣。書中描述了一種對我們來說尤爲陌生的中國風。這倒不是因爲我們忘卻了自己八百年來的傳統,而是這種風格本身便是誤讀下的產物。正所謂“外面月亮比家裏圓”,當我們爲外國人曾經因無限嚮往“神祕的東方”而創作出的那些或妙趣橫生,或不倫不類的藝術品而感到啼笑皆非之餘,一種對於當下中國盲目崇洋現狀的自省或許也會隨之而生。

——翁昕

《現代藝術150年:一個未完成的故事》

[英]威爾·貢培茲 著,王爍 王同樂 譯

理想國 2017-3

這本書爲我們梳理了1820年以來側重於繪畫方面的藝術流派,不同於一般的藝術理論書籍,作者在書中一再強調自己的“非權威性”。或許也是因爲正基於此,少了一般照本宣科的枯燥和繁瑣,書中不只有對現象的講解,更從行業內部的角度解釋了現象出現的原因,知識和樂趣兼得。對於入門者來說是一本能形成大致認識的好書,對已經有所瞭解的讀者而言,又能形成不同的理解角度。讀過這本書之後能讓人完全相信,藝術不只是凝結在課本里的什麼流派而已,更能作爲我們去讀懂歷史的一個原因。

——孟京輝

乍看平實的中文標題,你可能以爲本書又是一本年代學式樣的通史著作——可能是爲了銷售定位的緣故,本書原文標題的翻譯不夠“傳神”,打開書你看到本書的體例其實是圍繞着各種浪頭般涌來的“主義”次序展開的,它強調這些“主義”間的聯繫勝過它們的年代差異。讀畢全書你會更好地理解本書原標題的`含義:“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150年是足夠長久了,將150年間的各種觀念即使羅列一遍也是500多頁的巨帙了。但是本書作者要言不煩的敘述間卻是在消解尋常“歷史”的觀念,在他貌似冷靜的筆調中,150年,在眉睫之間走馬燈般地蜂擁而過的現代藝術家們既不是巨神,也不是他們的反對者所聲稱的那樣一錢不值。本書可以讓你看到一個現代藝術世界裏的內行人——作者曾經是泰特美術館媒體主管——是如何看待這一莫衷一是的領域的。他如傳統史家般詳實引證材料的嫺熟功夫,和字裏行間流露的一絲不確定感形成映照,正如本書標題中“長久”和“須臾”的關係。

——唐克揚

如果不是買的電子書的話,僅憑《現代藝術150年》這恢弘的書名和近500頁的厚度,恐怕就可以嚇走一批讀者了。那樣的話,真是一件可惜的事。這本書並不是現代藝術的編年史,而更像是一部口述史。看威爾·貢培茨口中談論的那些一百年前的藝術家,會給人以他們私交頗深的錯覺——他的語言就是這麼親切。在敘述歷史的過程中,他還會隨口附上自己對當下藝術界的評論,並且從講述者的身份中跳脫出來,直接向讀者發問。這一切都讓這本書變得更好讀了。需要說明的是,這本書中插圖不多,更便於有一定基礎的藝術愛好者專注閱讀作者的敘述,但如果想把這本書當作理解現代藝術的第一本讀物,可能會略有難度。

——翁昕

《圖說日本美術史》

[日]辻惟雄 著,蔡敦達 鄔利明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9

這是一本值得任何一位對日本美術抱有興趣的人閱讀的書。書中內容系作者主講課程“日本美術史”二十餘年講義精修而成,內容紮實,讀來酣暢淋漓。既可以作爲美術通史教材使用,同時也可以通過此書理解作者主張的日本藝術精神內核。作者本人在繪畫研究領域成就頗豐,其餘如考古、雕塑、陶瓷及建築等方面,則有相關領域人士參與協助,即使尚不能視爲日本美術大全集,但整體架構已經非常完整,加之配圖豐富,是一本值得反覆翻閱的好書。

——翁昕

《全球景觀中的中國古代藝術》

巫鴻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巫鴻教授的新作是他2015年在復旦大學所做演講的基礎上整理得來。如他在前言中所解釋的那樣,它既非大衆普及的講座,也非純然技術化的討論,而是爲了建立起某種普遍性的聯繫所找尋的,一種“全球藝術史”的方法論。本書的四個分題:禮器、墓葬、手卷和山水畫,可以看作中國美術在“全球藝術史”中的四具折光鏡,通過它們,分別討論了中國美術史中器物,建築,媒材和圖像的獨特線索。如同作者所言,這些線索不是孤立的,但也不是對於一般藝術形式和美學的宏觀判斷,它們是對全球藝術發展中具有共性的那些東西之間的關係的一種反思,這種關係同時處於空間和時間的語境之中——因此它們既有彼此間的廣泛影響,也呈現出本地化的特徵。

——唐克揚

巫鴻是當今世界上的中國美術史學者中相當有成就的一位。他著述頗豐,但對於非專業的藝術愛好者來說門檻不低。唯獨這本書,由於是他參加復旦大學公共講座的系列講稿,因而既考慮到和專業同行的討論深度,同時對不同學科的聽衆非常友好。書中圍繞着當下國際美術史學界集中探討的問題之一:如何研究和書寫“全球美術史”展開分析,並針對“全球美術史語境下的中國古代美術的‘價值’”給出自己的結論。在每一章節的最後,還附有講座時和聽衆互動的問答,以及他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補充。書中充滿着他對聽衆,亦即讀者提出的問題,以激發更多的思考和討論。這本書非常適合作爲藝術愛好者瞭解當代藝術史學者的思維方式、工作內容以及行業現狀的讀物。和市面上更常見的藝術通史相比,這本小書另有其魅力。

——翁昕

《棕色的世界》

[英]格林·狄龍 著,來茲 譯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7-1

這絕不只是一本想當然的漫畫而已,故事的深度和維度使得這本書更應該是一部圖像小說。漫畫很重視細節,把人人腦海裏都有過的邪惡瞬間用漫畫的方式還原,畫面感很強,強迫症的代入感更強。更驚喜的是,作者不只侷限在用畫面還原畫面,更打通了思維和現實的抽象性,漫畫中很多元素都有自己的象徵意義。講故事的維度,各種漫畫符號的隱喻性,和故事本身的哲理性,都使得這本書能一讀再讀。

——孟京輝

《藝想天開》

楊志強

東方出版社 2017-5

作者楊志強是個性情中人,他自言“生來不大信奉權威”,面對任何形式的藝術都要親自體驗,而非從史學家的書籍中獲取營養。這使得這本書讀起來觀點別緻,真可謂“藝想天開”。給人的感覺像是和一位閱歷豐富的朋友吃飯閒聊,飯桌上的話題可謂天南海北,從音樂、美術、文學、電影……無所不包。至於他將巴赫和辛棄疾聯繫到一起是否嚴謹,則不必深究。其中的熱情和真誠,是實實在在的。假如遇到書荒、劇荒,想要找一個人興高采烈地爲自己推薦幾部直擊人心的作品,楊志強和他的《藝想天開》一定可以勝任。

——翁昕

《熊亮·中國繪本》

熊亮

果麥文化 2016-12

熊亮的繪本讓我對“童書”和“中國”這兩個關鍵詞都有新的認識。如他所言,“……立意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東方哲學……但結構和語言表達卻不受傳統束縛,現代、簡練、純真……”叢書中比例最大的“小年獸”“竈王爺”“兔兒爺”……等等雖屬中國民俗文化,卻經過了作者的重新演繹頗有新意。“武松打虎”“長阪坡”屬於“故事中的故事”,而“和風一起散步”“金剛師”“梅雨怪”等顯然寄託了作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東方哲學”或者中國生活的理解——在我這四十幾歲的人看來,“屠龍族”甚至像是個當代寓言故事了。一個不成年的孩子是否真的能夠完全理解這其中的寄託?我不清楚,但是這些作品本身是富於色彩,肌理和童趣的,會給小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同時,它也證明着那個樸素的道理,好的繪本可以不僅僅是給小朋友們看的。

——唐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