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電影《車輪不息》內容簡介及觀後感2篇

電影《車輪不息》內容簡介及觀後感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內容簡介

電影《車輪不息》內容簡介及觀後感2篇

2012年9月19日,全世界數一數二的自行車展INTER BIKE在美國的拉斯維加斯開幕。而一場醞釀已久的風暴在拉斯維加斯著名酒店The Palms Hotel附屬的The Pearl Theatre影院爆發。在這個全世界山地車車迷的盛大日子,堪稱自行車電影史上最大投資的電影《Where the trail ends》在這裏舉辦了首映禮!

2012紅牛山地史詩大片《Where The Trail Ends Red Bull》 拍攝歷時2年,在新疆戈壁、在猶他北部、在阿根廷卡法亞特、在尼泊爾祕境Mustang這些銷魂的地方奔騰着。這是一部講述世界頂級自由山地自行車手的電影,這些雄心勃勃的山地自行車手們在世界各地挑戰各種險峻的地形,挑戰自己的極限和大自然。

觀後感1:

從猶他州到吐魯番,再到阿根廷,退至英屬哥倫比亞,去了尼泊爾,又回到猶他州,後來又投向了我黨的懷抱回到了吐魯番,一羣美帝國主義的孩子,騎著豪車,駛著快艇,坐著直升機,跨過河流,登上山坡,然後從陡坡之上直衝而下,菊花歡樂地射出滾滾沙塵。

正當我要蓄力猛噴這場資本主義的炫富鬧劇之時,我看見他們在空中與車分離之時無助的身軀,看著他們重重摔在地上,在地上慘叫抽搐,然後他們站起來,揉揉傷口,跨上車,同一條路線,同一個摔倒的路口,再來過,慘叫抽搐,再來過,慘叫抽搐••••••無數次慘叫與抽搐後,一個完美的飛躍,帶著曾今的恐懼與傷痛,我聽到了他們的歡呼,笑臉,是狂喜的笑臉。他說,這是他感覺最好的一次旅行。我明白了。

石田裕輔騎著單車環遊世界,他可能身無分文,可能騎在非洲就被土著給雞姦了,依然駛入風暴,遁入沙漠。我知道有個姑娘單車騎到拉薩,剃了光頭,她說他要繼續騎下去。我知道有個加拿大外科大夫給中國人看病,結果死在了中原。我知道有個傢伙棄醫從文,作了脊樑。我知道有位兄弟看湘江北去,還在叢中笑,奸笑。我明白了。

我們總是看不懂一些人。他們有著很好的生活,平靜而又富足。不過這些人卻選擇傷痛,選擇擔當,選擇前行,無論如何他們選擇了自己的人生,給了自己一個活下去的理由。小瀋陽有說過,眼睛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哈••••••人生若沒了意義,那就只剩下了空虛的荒誕感。於是孔子將華夏子孫的'意義獻給了家、國、天下。老子把對無的追求賦予了後世。當一切崩坍時,迷惘,麻木,縱慾,淫靡,我們不知何去何從。我看著這羣美帝國主義的孩子,想,這纔是怒放的生命。因爲他們知道他們的追求,知道自己將去往何方。

上蒼給了我們一具不堪的肉身,於是我們就用這腐臭的行屍換一個飽滿的靈魂。

觀後感2:

  車輪不息,生命不止

  波東

很少有過安安靜靜的看過一部紀錄片的時候了,其實紀錄片相對於故事片就像一位得道高人一樣,默默的生存在世外桃源,安靜得記錄着這個世界頗有價值的事物。紀錄片很少被國人關注,這是整體國情的問題,人們還沉浸在娛樂剛開放的喜悅中,無暇關注正經認真的東西。但這不代表紀錄片的價值就比娛樂片或者藝術片要低,恰恰相反我覺得紀錄片對於人類的意義更有長遠價值,它是在真實記錄着人類的文明和世界的繁榮,不參雜一點虛假,單憑這一點紀錄片拍攝者就值得人們的尊敬,因爲他們不僅僅是在創造娛樂,更多的是像一位老學者在記錄着人類和自然的歷史。

本片主要描述了山地車速降運動愛好者征服一座座高山的故事,自行車對於國人來講更多是一種屌絲出行工具,但其實在很多發達國家自行車代表了一種文化一種運動,它和屌絲與否是沒有關係的,在國人越來越多的購買私家車的時候,發達國家的人們則越來越多的騎行,當然這種現象近幾年在一些大城市也開始出現轉機。本人也是騎行愛好者的一員,騎行的概念不僅僅是交通工具或者運動那麼簡單,當你真的去做的時候發現這其實是一種生活,在一圈圈蹬踏的同時你戰勝了困難,領略了艱苦,欣賞了美景,強健了體魄,交到了朋友,獲得了快樂,可以說騎行的魅力是巨大的,光看每年那些騎車幾千公里去西藏的隊伍就足以證明。那麼在騎行中山地速降則是一個分支,這種運動更爲極限和刺激,一輛自行車從山頂任憑重力拉其下降,對於路況騎手只能即興發揮,而有時的速度之快,落差之大也讓人膛目結舌,總之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運動,但同時得到的刺激和成就感也是翻倍的。本片沒有講這個運動的成形和發展,而是通過幾次高峯的征服,在不同的角度展現了速降生活的快樂,當騎手們飛快的降到山下撇開自行車振臂高呼的時候,片子的意義已經深深的感染了我,那就是車輪不止,生命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