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名人名言 > 簡短的讀書名人名言48條

簡短的讀書名人名言48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86K 次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 ——狄德羅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推薦的讀書名人名言48條,一起來欣賞吧。

簡短的讀書名人名言48條

1、讀書造成充實的人,會議造成未能覺悟的人,寫作造成正確的人。——培根

2、書多筆漸重,睡少枕長新。

3、字習前人是本能,超越前人是本事。

4、讀書是一個很好的嗜好,我比較喜歡看名人列傳,主要是想從中瞭解他們遭遇到和我一樣問題時的心理感受和處理方式,也希望從中得到一些啓發。——林青霞

5、著書就像製造鐘錶,是件複雜的事。——拉布呂耶爾

6、讀書應當明確目標,而且有系統。不少學生讀經典著作和經過時間檢驗的一切優秀作品,這種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季·尼·庫拉科娃

7、讀書不妨逆讀,譬如,我們讀世界史,第一遍從頭讀,第二遍從最後一章逆讀。因爲通過倒逆讀書的方法,從一開始就可以得知其中心內容,進而溯本查源,加深我們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反覆運用順讀和逆讀的方法,就會使學習效果倍增。——福並重雅

8、兩個人如果讀過同一本書,他們之間就有一條紐帶。 ——[美]愛默生

9、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0、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謹慎比大膽要有力量得多。

11、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12、書是社會。——皮羅果夫

13、聰明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做事,才越變越聰明。

14、一位哲學家說過:"沒有書籍的人家,如同沒有主人。"精讀一本書如同一本萬利,使你立於不敗之地。—— [日]池田大作

15、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會貫通,並使之付諸實現。

16、關於時空物理的問題爭議,我不敢和我的同事們打賭,因爲我怕他們是通過蟲洞跑來的未來人,他們很清楚地知道標準答案。

17、讀書是易事,思索是難事,但兩者缺便全無用處。

18、須知三絕韋編者,不是尋行數墨人。

19、追求真理比佔有真理更難能可貴。

20、區別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歡讀書。——佚名

21、心動不如行動,要能說道做到,成功的階梯是一步一步的,而不能一步登天,是需要付出努力和持之以恆的。——李紅

22、梨子吃了對心脾有害;紅棗吃了對牙有害;藥吃了對身體有益,但也有副做用。所以,有些書看多了也有害!

23、有些人時常會沉迷於書香之中。他看書越多,與人交流的機會就越少,就會變得性格孤單,這樣持續下去,就會造成一系列的疾病。

24、多數的數學創造是直覺的結果,對事實多少有點兒直接的`知覺或快速的理解,而與任何冗長的或形式的推理過程無關。

25、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26、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

27、心情煩躁時,讀一讀書,還心靈一個寧靜;工作疲憊時,讀一讀書,還心靈一份輕鬆;人生苦悶時,讀一讀書,還心靈一份快樂。世界讀書日,快快捧起你心愛的書吧!

28、卵石臻於完美,在於水的載歌載舞;鮮花笑靨連連,在於陽光的體貼入微;精神日漸成熟,在於知識的耳濡目染。世界讀書日到了,拿起書本快樂閱讀吧,讓精神的花園一片燦然。

29、對於讀書,他有着極高的興趣,非得韋編三絕,完全讀懂,方肯罷休。

30、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人都向往知識,一旦知識的渴望在他身上熄滅,他就不再成爲人。作者:南森

31、人家不必論富貴,惟有讀書聲最佳。作者:唐寅

32、任何時候我也不會滿足,越是多讀書,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滿足,越感到自我知識貧乏。——馬克思

33、讀書之於頭腦,好比運動之於身體。作者:艾迪生

34、像作家那樣讀書——有效閱讀,看一本如何能夠幫助你提高寫作的書。

35、書籍是豈立在時刻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

36、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37、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38、讀書就是翻譯,因爲從來不會有兩個人的體驗是相同的。——[英]威斯坦·休·奧登

39、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克家

40、讀書也像開礦一樣,——趙樹理

41、閱讀等同用另一人的腦袋思考。——叔本華 Arthur Schopehauer

42、讀書是我惟一的娛樂,我不把時間浪費於酒店、或任何一種惡劣的遊戲。

43、領悟如鑽探石油,鑽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識的精髓。先學爬,然後學走。

44、書籍使我們成爲以往各個時代的精力餬口的擔任者。——欽寧格

45、締造人的是自然界,啓迪和教誨人的卻是社會。——別林斯基

46、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悲傷。——布萊克

47、常識無涯,而生命有限。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時間實在不足用。所以,用功唸書開始要早。青年不盡力,更待何時?——梁實秋

48、唸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誦浪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