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名人名言 > 電影長征觀後感精選

電影長征觀後感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3K 次

電影長征觀後感精選

電影長征觀後感精選

導讀:品一部好電影就像跟一個良師益友對話,快跟着本站的小編一起來看看電影長征的觀後感精選吧!

電影長征觀後感精選

電影長征觀後感1

老師的推薦下,我觀看了革命歷史題材巨片《長征》。《長征》真實再現了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的偉大壯舉。因爲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中國工農紅軍必須立刻實行戰略性轉移。要突圍敵軍的第三線--湘江,由於從德國來的顧問李德和中央主要負責人博古倆人的錯誤指揮,從紅軍8.6萬多人降到3萬多人,紅軍損失巨大。 看完《長征》後,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使我感慨萬千。長征的精神激勵着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鬥、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爲我們創造下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麼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爲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鬥。 偉大的長征 這周,我看了一個名叫《長征》的電視連續劇,以前總聽說長征的事情,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看完後才明白了長征有多麼感人、多麼偉大,我被深深的吸引了。 1934年,蔣介石不顧日本軍國主義入侵東北三省,侵略我們中華民族的事實,依舊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紅軍中央蘇區進行了五次大圍剿,在反圍剿失敗後,紅軍進文祕114版權所有,文祕工作者共同的天地!行了戰略轉移,開始了人類歷史上震驚中外的壯舉——兩萬五千里長徵。 整個長征的過程是那麼的艱苦,沒有食物,沒有交通工具,物資極度匱乏,再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國民黨部隊的攔截追擊,但是紅軍戰士排除萬難,在毛主席的帶領下勇敢的浴血奮戰,經歷了無數場戰鬥,爬雪山過草地,走了兩年的時間,終於到達了延安,取得了勝利。在整個長征的戰鬥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飛奪瀘定橋”。 1935年5月,紅軍的先頭部隊強渡大渡河成功後,國民黨就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而後續紅軍部隊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着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着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仍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衝,一個掉下去了,下一個衝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 他們知道他們只能前進,在他們身後有毛主席,有黨中央,有千千萬萬個紅軍戰士。最後剩下的勇士們衝破了敵人在橋頭堡的火牆,衝進了瀘定城,和後續上來的紅軍戰士一起徹底消滅了國民黨的部隊。這次戰鬥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要把紅軍消滅在大渡河以南的企圖。爲長征的勝利大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長征的路上象這樣的戰鬥還少嗎?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還有金沙江、臘子口。有多少紅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有多少捨生忘死的感人事蹟;有多少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 其實從一開始紅軍就勝利了,因爲他是正義之師。紅軍深得民心、團結奮戰、保衛祖國。無論是大渡河還是金沙江;無論是爬雪山還是過草地;無論蔣介石的部隊有多少炮彈;也無論多麼少的食物和多麼惡劣的天氣。這一切都無法阻擋紅軍的步伐。 長征的偉大不僅僅是他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長 徵讓我們感到了正義的力量,長征忘我的大無畏精神和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氣魄深深的感動着我們每一代人。讓我們記住那些勇士們,象他們一樣勇敢的走下去,爲我們的祖國努力的學習,努力的走下去……

電影長征觀後感2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上的偉大奇蹟,前無古人。影片《長征》再現了紅軍長征前的戰爭局勢、長征的原因、過程及結果,觀影時我也不禁爲劇中的多處場景感動到落淚。現實往往比電影更加的殘酷。我一直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是當時的紅軍戰士之一,我是否能正確判斷局勢、堅定信念的走向勝利終點,處於當時情境中,沒有人能預知到長征的殘酷性,或許我早已在途中倒下了,由此不由心生敬畏。作爲新中國成長下的青年,同時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我們瞭解黨的革命歷史,將會成爲激勵我們在工作、生活中戰勝困難的精神力量。此次觀影,我的感受主要有三點。

一、實事求是。實事求是要求我們以事實爲基礎,不妄斷、不強加個人情感,客觀決策。影片一開始再現了湘江戰役的重大失敗,讓觀影者也爲李德的錯誤指揮捏一把汗。共產國際不瞭解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讓李德佔據了軍事指揮的重要職務,以致紅軍出現戰略錯誤也沒有及時糾正。第二幕是當毛澤東發現張國燾意圖分裂黨中央後,緊急召集其他領導人商討,連夜撤離危險區域,北上,避免了紅軍內部鬥爭[]。如果黨中央當時沒有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制止錯誤、轉變思路,那也就沒有後來的長征,沒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實踐中,對於我所從事的審計工作,實事求是也極爲重要,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審計方法,做出審計結論前必須充分依賴客觀的審計證據。

二、正確領導是民主集中制下產生的。李德的獨斷專行、錯誤指揮,導致長征前紅軍的潰敗,這是個人權力凌駕於集體決策機制之上的慘痛教訓。中國共產黨堅持民主集中制,保證了黨的正確領導,不以個人意志爲轉移,任何決策是經過充分醞釀的。在企業運營中,也會要求召開“三重一大”集體討論會,也是爲避免一言堂、個人偏見帶來的經營風險。結合實際情況,審計工作中也經常會召開集體會議,比如在確定審計方向時需要集思廣益,在實施審計時進行中期總結會議,都是爲了避免因個人判斷不全面而遺漏重要審計要點。

三、堅定信念才能走向勝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面對逆境時,信念的堅定與否往往決定結果。中國共產黨革命先輩是忠實的馬克思主義者,在面對國民黨圍剿、黨內鬥爭時,仍然不畏懼,堅定必勝信念,終獲偉大勝利,建立新中國。相反,那些不堅定信念的人,只能看到眼前利益,左右搖擺,最終將成爲反面典型。張國燾就是這個反面典型之一。他在黨中央雖身居要職,但只想着爲自己多謀求權力,不思何爲正確的事,成立第二中央,主張南下,葬送了無數紅軍戰士的生命,最後投向國民黨,也斷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堅定信念也是要求我們堅持做正確的事,不管過程如何艱難。

長征既是一段歷史,也是一種精神。我們共產黨員應牢記革命先輩傳承的長征精神,用它鞭策我們戰勝困難,並相信“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電影長征觀後感3

“在一年中,紅軍長征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保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爲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這是歷史的說法,聽起來這些字眼有那麼些死板,當然這都是真的,長征是我國曆史上很重要的一次歷史事件。在歷史課上,長征精神是用來背的,我們並沒有好好地去理解,去感受。看了這部劇,我想我真的體會到了。

由於“左”傾錯誤的進一步發展,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中央紅軍主力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長征初期,中央領導權的旁落及左傾教條主義領導人退卻中的逃跑主義錯誤,使黨和紅軍遭受到重大損失,紅軍由長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我開始緊張起來,本來對付蔣介石這些兵力就不夠,現在又只剩下了三萬多人,我們還能行麼?接下來的一幕幕,讓我不得不佩服黨的領導人以及革命者。他們告訴我,我們可以!

我想我永遠忘不了“飛奪瀘定橋”的那一幕。1935年5月,紅軍的先頭部隊強渡大渡河成功後,***就調集了大量的兵力增援瀘定橋,企圖把紅軍的隊伍切開,但先頭部隊的戰士們用兩天的時間走了一百六十公里趕在敵人增援部隊的前面到達。而後續紅軍部隊組織了二十二名勇士的突擊隊,攀着只剩下鐵鏈的鐵索橋,冒着對面橋頭堡敵人的槍林彈雨,匍匐前進。他們的身下大渡河水流湍急,一旦失手或受傷落入水中則必死無疑。但勇士們仍然冒着密集的炮火,勇敢頑強的向前衝,一個掉下去了,下一個衝上來,受傷的戰士在要掉下去那一刻還在向敵人射擊!

在長征的路上像這樣的戰鬥還少嗎?湘江戰役、強渡烏江、四渡赤水還有金沙江、臘子口。有多少紅軍戰士犧牲在戰場上;有多少捨生忘死的感人事蹟;有多少愛國志士拋頭顱灑熱血。

影片中,最令我難忘的是紅軍。記得紅軍和敵人打仗時,他們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不懈地向前挺進,一直向前挺進了兩萬五千裏。紅軍在長征途中餓了就吃野草、皮帶;渴了,只要身邊有河,他們就喝河水。我們現在哪有人還能咽得下皮帶、野草呢?恐怕連河水都嫌髒吧。比起他們,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又是多麼來之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