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名人名言 > 古時候山峯頂上的寺廟是怎麼建的?

古時候山峯頂上的寺廟是怎麼建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古時候山峯頂上的寺廟是怎麼建的?

古時候山峯頂上的寺廟是怎麼建的?

我有一個朋友,喜歡旅遊,而且喜歡逛寺廟,和他一起旅行,真是遭罪,其中緣由說出來其實也簡單,因爲他喜歡旅遊的寺廟,都是在山頂上,這可倒好,跟着他旅遊,基本就成了爬山。一行幾人,只有他自己興致勃勃,還饒有興致的對我提問題:“你說,這些寺廟建在這麼高的山頂,當時的建築材料都是怎麼運上來的呢?”

儘管我很疲憊,還是給了他想要的答案。

很多寺廟都是在我國古代建成,有不少的千年古剎。在當時的科技水平,交通基本靠走,溝通基本靠吼,而搬運建材上山,基本也就只能靠人力來完成了。不過雖然是靠人力,但是還是有一些方法和技術。

第一、修棧道

棧道在山區是一個好東西,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修了棧道之下,就減少了不少的難度,棧道對於在山間行走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舒服,比起爬山來說,棧道行走要省很多力氣,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這棧道比較危險,一旦出現事故,恐怕就小命不保了。

但是古代時候的人,不擔心掉下去,他們更擔心捱餓,不拼命幹活哪有飯吃啊,所以餓死還不如去幹活,萬一活下來了呢。

有了棧道之後,運送材料的人就可以通過棧道來進行運輸,將山下的一些材料運送到山頂,再由工匠利用材料進行建設。

第二、軟梯

有的寺廟建設的地方非常陡峭,給人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爲了要這種感覺,有多少人死在了建設的路上,畢竟這種懸崖峭壁上的寺廟,在建設的過程中可給人們造成了無數的痛苦。

施工的工人們需要利用一種軟梯,他們先由一個人通過攀巖或者會輕功就飛上去,再或者疊羅漢也要上去,總之要想辦法上去一個人,作爲領路人,然後在上方往下邊放一條軟梯,大家就可以順着軟梯爬上去,在爬的過程中,揹着一個大竹筐,後邊放着的可不是蘑菇,而是沉重的建築材料,在高度疲勞作業的情況下,失手掉下去摔死的人不在少數,這就是爲什麼說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了。

第三、懸梯

懸梯在熱帶的山裏比較多,那裏盤根錯節的樹根比較多,一般的懸梯最開始是利用了植物來製作的,可能是收到了樹根或者藤蔓的啓發。

在懸梯的輔助之下,搬運着可以揹負着建築材料向上攀爬,當然了,這種過程是痛苦的,咱們什麼都不背還要累個半死,只是古代的人沒有選擇。

第四、就地取材

畢竟是在山上建寺廟啊,雖然琉璃瓦什麼的不好弄,但是好在木頭有很多啊,所以,一部分的建設材料可以選擇就地取材,這樣一來可以省了一大堆的功夫,也算是造福了建築工人了。

不過這種情況不是很多,因爲在寺廟周圍砍伐的話,會讓人覺得不吉利,這樣的迷信思想,讓百姓擔上重擔,只能從遠處運輸至此。

總之,在古代大興土木的任何事情,都是百姓的噩夢,因爲古代的生產力和科技有限,想要滿足統治階層的要求,基本上都是在用底層百姓的生命來完成,所以每一座山上的寺廟,都有背後的辛酸,就更不要提萬里長城這種工程,背後又有多少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