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勵志名言 > 神聖的沉靜

神聖的沉靜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9W 次


還記得童年在重慶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獅子山,從那裏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遊覽。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險,靠裏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極深的懸崖。那天玩得很開心。返回時,我故意貼在懸崖邊上走,還蹦蹦跳跳的,甚至以顛連步躍進。7歲的我還不懂生命的珍貴。那樣做,有存心讓母親看見着急的動機。那懸崖下面的谷地,荒草裏凸現着一塊怪石,那石頭自然生成盤蛇的狀態,當中的一塊聳起活像蛇頸和蛇頭。傳說結了婚的男女,從懸崖上往下擲石頭,如果擲中了那條石蛇的身子,就能生個兒子。混混沌沌的我,自以爲也懂得成年人的事情,聽大人們有那樣的議論,想起自己也同鄰居女孩子玩過扮新郎新娘的遊戲,竟然也拾起石塊朝懸崖下奮力擲去,把握不好投擲的重心,身體的姿勢從旁看去就更驚心動魄了。

神聖的沉靜

還記得那天母親的身影面容。她緊靠着路段裏側的峭壁,慢慢地走動。

她一定後悔轉到那段路以前沒能牢牢牽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邊,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卻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頑皮地蹦跳投擲,不住地朝她嬉笑,慪她,氣她,懸崖邊緣就在我那活潑生命的幾寸之外。事後,特別是長大成人後,回想起母親在那段時刻的神態,非常驚異,因爲按一般的心理邏輯與行爲邏輯,母親應該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過來把我拉到路段裏側,但她卻是一派沉靜,沒有呼喊,更沒有吼叫,也沒有要邁步上前干預我的徵兆,她就只是抿着嘴脣,沉靜地望着我,跟我相對平行地朝前移動。

那段險路終於走完,轉過一道彎,路兩邊都是長滿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親纔過來拉住我的手,依然無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滿溢着涼溼的汗水。

直到中年,有一天不知怎麼地提及這樁往事,我問母親那天爲什麼竟那樣的沉靜。她才告訴我,第一層,那種情況下必須沉靜,因爲如果慌張地呼叫斥責,會讓我緊張起來,搞不好就造成失足;第二層,她注意到我是明白腳邊有懸崖面臨危險的,是故意氣她,儘管我不懂將生命懸於一線是多麼荒唐,但那時的狀態是有着一定的自我防險意識與能力的,一個生命一生會面臨很多次危險,也往往會有故意臨近危險也就是冒險行動,她那時覺得讓我享受一下冒險的樂趣也未嘗不可。我很驚訝,母親那時能有第二層次的深刻想法。

母親去世快二十年了,她遺留給我的精神遺產非常豐厚,而每遇大險或大喜時的格外沉靜,是其中最寶貴的一宗。我寫第一個長篇小說《鐘鼓樓》時,母親就住在我那小小的書房裏,我伏桌在稿紙上書寫,母親就在我背後,靜靜地倚在牀上讀別人的作品。我有時會轉過身興奮地告訴她,我寫到某一段時自我感覺優秀,還會念一段給她聽,她聽了,竟不評論,沒有鼓勵的話,只是沉靜地微笑,後來《鐘鼓樓》得了茅盾文學獎,那時母親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寫信向他們報喜,母親也很快單獨給我回了信,但那信裏竟然隻字未提我獲獎的事,沒什麼祝賀詞,但語氣沉靜地囑咐了我幾件家務事,都是我在所謂事業有成而得意忘形時最容易忽略的。

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盧浮宮看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在衆多的觀賞者中,我忽然產生了一個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麗莎臉上的表情並不一定要概括爲微笑,那其實是神聖的沉靜,在具有張力與定力的靜氣裏,默默承載人生的跌宕起伏、悲歡聚散、驚險驚喜。那時母親已仙去多年,我凝視着蒙娜麗莎,覺得母親的面容疊印在上面,繼續昭示着我:無論人生遭遇到什麼,不管是預料之中還是情理之外,沉靜永遠是必備的心理寶藏。

(香雪摘自灕江出版社《風雪夜歸正逢時:我是劉心武》一書)

輝煌老師驕傲青春友誼感情爺爺溫暖煩惱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