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勵志名言 > 有的“老規矩”,還真不能丟

有的“老規矩”,還真不能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敲門應該先敲一下,再連敲兩下,急促拍門屬於報喪;吃飯的時候,坐哪個位子不能再換;不許用筷子敲盤碗;筷子不許立插米飯中,因爲象徵香爐,只有死刑犯的辭陽飯才這樣插筷子;吃飯時,手要扶碗,決不許一隻手在桌下;家有客人,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客人添飯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
  
  有些老規矩是奶奶傳下來的。記得小時候,每當發現我和哥哥姐姐壞了規矩時,奶奶總會立馬站出來,嚴厲呵斥道:“別亂搞”。至於原因,無從得知。只知這是老規矩,得遵守。
  
  捱了罵,受了氣,我們自然不服氣地繼續搗蛋,甚至樂於用破壞規矩的方式來挑戰家長權威。肚子餓得咕咕叫,菜卻沒做好,我們就拿筷子大力敲碗,催促廚房多添幾把火;在飯桌上全家人一起吃飯,還沒等奶奶現身,我們便迫不及待地動筷子;走路故意佝僂着腰,駝着背,惡作劇般賣力演出引起長輩關注。
  
  在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壞規矩後,奶奶也沒轍了,只好“放棄治療”,嘆息道“如此冥頑不靈,長大了是要吃虧的。”那時候,吃不吃虧不知道,自己開心才最重要。
  
  直到一路跌跌撞撞後,纔想起奶奶的話。高中時,給老師上茶,自以爲要倒滿才合適;大學時,在友人家吃飯,放肆地吧唧着嘴……此般冒犯人的事幹了不少後,才恍然大悟當初的刁蠻任性給自己種下的苦果。
  
  這或許成我恪守某些老規矩的原因。但講規矩這事有時也得因人而異,特別是在這個追求個性與思想解放的時代。我隨機採訪了十名友人,讓他們談談對老規矩的感受。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有30%的人表示已不大記得老規矩有哪些;有50%的人只能說出一至兩條老規矩,比如吃飯不能發出聲響、筷子不許立插在米飯中;僅有20%的人記得三條以上的老規矩。提問的過程也十分喜感,需要不斷舉例“何爲老規矩”,才能拼湊起友人的記憶碎片。
  
  實際上,對於老規矩,許多人並不全然在乎,選擇性記憶似乎成爲大多數人的日常。在採訪中,一般能將老規矩娓娓道來的人,大多都被長輩“教訓”過,對於童年時期“不守規矩”的後果印象頗深,從而形成被動記憶,卻鮮有人主動接受並認同這些傳統規矩。
  
  從被動接受到對老規矩嗤之以鼻,其中既有新興思維在作怪,也有將老規矩等同於“陳規陋習”的觀念成見。譬如,如今追求自我的某些90後甚至00後。他們走在社會發展的前沿,接觸的新興事物多,膽大心大,敢闖敢想,爲自己而生,爲自己而活,爲自己而拼。至於別人的眼光,並不重要,因爲“自己就是全世界的中心”。規矩更像是束縛他們自由的枷鎖。
  
  而將老規矩視爲“陳規陋習”的人也不在少數。的確,在民風民俗中有些陋習並不少見。包括歧視女性的迷信思想“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孃家過年”、清明祭祀的街頭焚香、年輕人辦婚禮時鬧洞房與戲伴娘、在飯桌上以各種理由勸酒拼酒、請人吃飯要“有餘有剩”等。但許多老規矩確有其存在的意義。比如,吃飯時不能吧唧嘴、喝湯不許吸溜,這關係到一個人的基本教養。這類老規矩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禮。其間,充滿着古老的人文關懷與換位思考。
  
  隨着年齡見長,我對於老規矩的態度從駁斥又迴歸到了接受與認同。就像兜了個圈子,儘管過程中的環境在變,生活在變,但越臨近終點,就越接近起點。表面上迴歸到圓的起點,但其中的感受與滋味早已大不相同。
  
  慢慢地,我明白了老規矩中所蘊含的價值守望,那是祖祖輩輩對家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認同的背後,是對家的依戀,迴歸意識的覺醒。但自奶奶離去後,再也沒有人對我耳提面命。老一輩的規矩漸行漸遠,對家的眷戀就像無法歸根的落葉,隨風飄逝。

有的“老規矩”,還真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