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勵志名言 > 我們的尷尬,與別人無關

我們的尷尬,與別人無關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7W 次

  高一新生剛入學時,我們語文備課組商定,在每節語文課正式上課前增添一個環節:“小故事,大道理”。每次讓一位同學提前準備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然後從多角度分析一下其中包含的道理。
  
  目的是什麼呢?首先,很多學生平時不善言談,也不願意和人交談,口頭表達能力弱,當衆講話還很膽怯。一學期下來,每人至少輪到一次。學生可以從中得到鍛鍊,提高心理素質,增強表達能力。其次,大量學生寫作文缺少素材、語言組織混亂,通過這項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作文素材,還可以鍛鍊學生提煉觀點、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所以這個只佔幾分鐘的環節,其實可以達到一舉多得的效果。
  
  一直以來,學生對這個環節都很有興趣。如果哪一天有同學沒準備好或者忘了,全班同學馬上會一起喊起來:“小故事,大道理!小故事,大道理!”很搶我正課的風頭。
  
  到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楊麗璇同學分享了她的故事,分析了其中的道理。我點評之後提了一個問題:“這一節課是本學期倒數第二節語文課,明天的語文課將是我們本學期的最後一節。楊麗璇的這次分享,按照舞臺表演節目的術語應該叫作什麼呢?”
  
  “壓軸!”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最後一個叫什麼?”
  
  “大軸!”不愧是一中的學生,什麼都知道。
  
  “明天最後一個小故事希望老師來講!”有同學提議。“對,該老師來講!”大家一起把目標對準了我,“必須講老師親身經歷的故事!”我感覺自己被推上舞臺了。“老師你最好講你是怎麼認識師孃的!”——這小子有點兒壞。
  
  次日,最後一節語文課。課前我講了個事故——對,是事故,不是故事。
  
  那是一個冬天的早晨。隴東的冬天很漫長,天照例亮得遲。感覺起得有點兒遲了,我匆匆穿好衣服,洗把臉,提着手提袋,在門口伸腳穿鞋,再踢兩下,就出門了。早自習要盯學生背課文。
  
  早自習結束了,抽查部分學生背誦之後,我要到錄播教室聽兩節示範課。我的課在下午,早上先聽課,然後評課。之後照例要去年級辦公室批改作文。
  
  去錄播教室的時候,裏邊學生已經坐滿了。我施施然從過道里穿過,邊走邊和同事打招呼,找位置坐下。老師講得很精彩,思路清晰,各環節落實到位,重點突出,師生的互動亮點不斷……我邊聽邊在聽課筆記上做着記錄。
  
  不覺一節課結束了,課間休息時我在座位上回味着剛纔的課堂內容。不經意間一低頭,看到了自己的腳,不由得大吃一驚,陷入惶恐之中。我發現自己的一隻腳赫然穿着彩色的運動鞋,另一隻腳穿着黑色的棉皮鞋!我居然就這樣一路穿過大街小巷,在學校裏走了這麼多地方,而且一點兒不適感都沒有。真是丟死人了!瞬間我感到無地自容,有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千萬不要被人發現,不要被人看見!
  
  平時爲了換穿方便,我在家門口玄關位置放着兩雙鞋,沒想到這次穿錯了。
  
  我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堅持坐着聽完了下一節課。等評課結束,錄播教室的人走光了,我悄悄收拾了東西,瞄着左右無人,趕緊往家裏溜。遠遠看見有人過來,就繞着走。我專挑人少的小路走,有時候還要側着身子走,儘量讓人只看到我的側面。想起古人講究“正冠端履,守禮如愚”,老家的人更是把“歪戴帽子倒趿鞋”當作“二流子”的典型表徵,我不由感慨,如果鞋帽穿戴不周正,連走路都不敢坦坦蕩蕩。
  
  路上清潔工正在彎腰撿拾地上的紙屑;兩個年輕女子走過,有說有笑在討論着什麼;進入小區的時候,有老人領着孫子在院子裏轉悠,甚至朝着我看了一眼,也沒什麼反應。
  
  ……
  
  終於進門了,家裏也沒人。孩子上學去了,老婆還沒有下班。我長出一口氣,從學校到家裏,不遠的路程,走得我驚心動魄、驚魂未定,有如穿越火線歷險一般。
  
  下午到單位,也沒有人說什麼,一切和平時一樣,大家都忙着自己手頭的工作,井然有序,風平浪靜。良久,我忍不住問一句:“你們發現我早上有什麼特別沒有?”同事都搖搖頭,又都忙自己手頭的工作了。
  
  頓時我心裏涌上一股失落。我原本在心裏準備好了迎接各種議論、指指點點以及善意的調侃,但全都落空了。原本那麼沉重的壓力頓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在一身輕鬆的同時我突然也感到了一絲落寞。
  
  我想多了,真的想多了。
  
  然後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首先,大家都很忙,從早上6點起牀開始,收拾東西打着哈欠迎着寒風奔赴學校,看學生自習、備課、做課件、上課、批改作業……一天中,都是掐着點,計算着時間,爭分奪秒,像上緊了發條似的。這就是老師的日常。工作繁忙、節奏加快導致人們都專注於自己手頭的事務,沒有人在意誰換了什麼髮型,誰穿了什麼衣服,大家對此都是漠然的。其次,作爲普通人,芸芸衆生中的一員,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除了至親再無人關注。
  
  我曾經那麼沉重的尷尬只是自己尷尬,與整個世界無關。
  
  所以,我們心裏的一切煩惱、困惑或許都是庸人自擾,我們心裏比天大的事情其實大多都無足輕重。不僅如此,我們自己的一切喜怒哀樂基本上不具備和全世界共享的現實條件。正如陶淵明所說的“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那麼何必自己跟自己較勁,患得患失呢?所以,悅納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必帶着壓力前行,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我們。大部分尷尬的事,都是當事人自己想出來的。

我們的尷尬,與別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