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5篇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5篇

偷影子的人讀後感5篇

篇一: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

《偷影子的人》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作品。我看第一遍的時候,就已經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

《偷影子的人》講述了一個在班上經常被欺凌的男孩有一天發現自己擁有別人所不具備的特異功能--能偷別人的影子,當他的影子和別人的影子重疊的時候,男孩就能夠知道他人心中的真實想法。當他發現自己有這樣的一種奇異的能力後,他慢慢地成爲幫助身邊的人的心靈夥伴,爲偷來的影子帶去了生命中的一點點光芒,這種能力從童年伴隨他到長大成人,在這個過程中,所記述男孩與媽媽之間的親情爲人動容,媽媽的老去也讓人落淚;男孩與自己從小的玩伴之間的友情,至真至誠;最後,男孩在蘇菲與克蕾兒的愛情抉擇,告訴了我,選擇自己心中最放不下的那個,不要被暫時的假象的愛迷惑了自己的心。而這種選擇付出的代價是痛心的,慶幸的是,最後故事是個美好的結局。 當看完整本書的時候,感覺很溫暖。作者彷彿把我的影子給偷了,向我訴說着自己的童年。我想,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會與《偷影子的人》裏頭的小男孩的童年有相似之處吧。

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要及時行孝。裏面有一段話說的很對“青少年時期,我們總夢想着離開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卻換成父母離開我們了。於是我們就只能夢想着,能否有一時片刻,重新變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們,不害羞地告訴他們,我們愛他們,爲了讓自己安心而僅僅依偎在他們身邊。”

想起小時候,每次生病時,媽媽總是會陪在我身邊,在我牀邊照顧着我。每次受傷時,父母總是第一個擔心我的人。他們爲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卻從未要求過什麼回報,只希望我們能健健康康地長大成人,能有自己的事業,最終看着我們和心愛的人一起組建家庭。可是,我們漸漸地讓父母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但在父母的眼中,我們還是他們的全部。不是有一句話這樣說嘛:不管你是十八歲還是八十歲,在父母的眼中,你還是小孩子。並不是要等到長大了,有工作了,有能力去買東西給父母用那纔是孝順,幫忙做一次家務,好好學習,少讓父母操心這也是孝順的表現。所以從現在起,及時行孝吧。

如果頭天晚上流淚,第二天鐵定賴牀,今天早上我8點才爬起來,卻保持着滿足的欣喜。也是這本書讓我理解了憂而不傷,含淚回味中更多了一份對於溫婉的感動。

很多人追問爲何學了藝術教育卻沒有堅持這份工作,多是以“沒有想過謀生,只是想可以帶着兒子漫無天際的作畫”爲答。不過也這是我最真切的感受,一直固執的認爲沒有想象力的童年是極其灰暗的,而激發兒童想象力最好的方式則是塗鴉,五彩繽紛的世界在他們面前一點點展現,直到生活的終點……

整部小說最喜歡的還是主人公的童年,如夢幻一般,充斥着畫面感的文字帶給我是一幅幅場景圖,彷彿生活的蒙太奇,在他的視覺和感受中,自己童年的那一幕幕活靈活現的展現在眼前。回不去的曾經,也只因爲曾經無憂無慮的美好,我們才一遍遍追憶。打動我的多是細節,好像裏面的很多故事自己的童年也有過,或者是類似經歷的。

主人公因爲12月出生早上了半年學,成爲班級中最弱者,我想到電視劇《手機》中嚴守一奶奶去世的遺言,讓嚴實晚上學不要學他爸爸那樣在班級裏因爲弱小受人欺負。而小主人公這種淡淡的憂傷卻因爲他可以偷別人影子讀懂別人愁緒而轉化爲一種伸出援手的友愛,不自覺的將一種負擔昇華成美好。

從伊麗莎白到克蕾兒,還有伊凡、馬格、尼克簡單的人物關係,因爲影子勾畫成一個豐富多彩的童年,願,在這裏,你也可以讀到你自己。

篇二: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對童年的遺憾,有的是因爲做錯了一些事,也有的是因爲錯過了一些事。當我們長大了,意識到那是一種遺憾時,如果給我們機會去補救,或是去挽回,我們是否努力去做,也驗證着我們是否真的有所成長。《偷影子的人》講述的就是一個男孩的從年少時的懵懂到長大後的頓悟,最後找到最初的夢的一段歷程。其間,有他和朋友們之間的友情羈絆,也有對愛情看法的逐步成熟和蛻變,當然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他的特異功能--“偷影子”。

書中的“偷影子”類似於讀心術,只不過每個人的影子都有獨立的一面,它們能既能透露主人的遭遇與隱私,也能對主人的一切發表意見,並且可以表達自己的態度。但凡跟男孩的影子跟別人的影子相重疊時,就可以跟別人的影子交流--這一設定的想象力十分豐富,的確影子的重疊這一現象足以讓人浮想聯翩,只不過很少有人去浮想,恰好作者抓住了這一點。這裏不得不進一步分析一下“偷影子”比“讀心術”的高明之處。正如之前所說,影子可以表達自己的東西,而讀心術只能讀取被讀心人的直接意思表示,至於真假或隱藏的東西需要二次加工提取,所以來自影子的信息要更真實、成熟、方便一些。

書中通過偷影子,再到接受影子的任務去幫助別人,大大小小的故事中滲透着許多道理和哲理,當然故事都是伴隨着男孩的成長曆程的,小時候的故事有小道理,長大的故事有大道理。其中男孩的老友呂克在男孩的幫助下離開面包店踏上了自己嚮往已久的當醫生之路,再到最後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還是麪包師,並最終回到了麪包店。這個故事很耐人尋味,有時候人們想象的東西並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真正喜歡的可能表面上又不是那麼冠冕堂皇。其實職業本就無貴賤之分,能在工作中找到幸福纔是幸運的。所以我覺得呂克做得很對,這也是他成長的象徵。而男孩放棄蘇菲,選擇了克蕾爾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次體現在愛情上,感覺更加微妙和朦朧一些。蘇菲是好好女孩,但對於男孩來說更適合他的則是克蕾爾。儘管多年以前,由於自己的錯誤判斷導致做錯了事,但是當男孩終於發現自己的過錯和自己真正想要的女孩是什麼樣子時,他放棄了現在所擁有的,而是去追尋克蕾爾,儘管可能無果而終,但是他知道他必須得這麼做。其實蘇菲也是一樣,這些年輕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要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另一半。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擁有幸福的幻影。”莎翁的這句名言精準的概括了整本書的主題和主人公們的行動。而本書帶給讀者的啓發就是首先要確定什麼纔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去追逐,而不要在那些浮雲和幻影上浪費時間。

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閱讀了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偷影子的人》這本書。這本小說帶給我一種治療人心的感動。整篇小說是以第一人稱來寫作的。作者賦予主人公一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能把自己的影子與別人的影子交換,並且還能從別人影子中感知到別人悲傷的內心世界。

在主人公童年時過得並不順心。在學校內總是被高大的同班同學馬格欺負;父母又緊接着離婚。主人公曾一度失去勇氣,他懷疑自己是否就是父母離婚的理由,懷疑自己能否在每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戰勝恐懼。在他的生活中,馬格的影子附着於主人公的身上,是他的影子告訴他,你是一個多麼特別的人。他的影子之所以不願意呆在蠢蛋馬格身邊,是因爲主人公願意爲了自己內心的恐懼而變成一個勇敢的人,即使直面身材比他高大三倍的馬格去競選班長也在所不惜。

同時,主人公是一個能理解“愛”的人,他擁有至善至美的品性,他的影子像一面鏡子,在他的影子與別人的影子交匯時,他能讀到別人內心深處真正的渴望與辛酸。就如馬格來講,他的父母從來沒有帶給馬格一絲一毫家庭的溫暖,才養成了馬格仗勢欺人的品性。而主人公從影子中明白馬格擁有這樣的家庭,反而會感到一股哀愁,像被悲傷緊緊的套牢。因此這些事情讓主人公深深明白,外表強悍的人,內心不一定過得快樂與幸福。每個影子的背後的故事,是需要時間來沉澱與寬宥。

在主人公的青少年時期,一切需要友誼來灌溉。他結識了好朋友呂克。呂克是一個麪包師傅的兒子,他的夙願是成爲一名醫生,然而呂克的家庭卻無法負擔他的學費。當主人公再次回到童年的小鎮時,在談笑之間,他在呂克的影子中讀到了呂克曾經的夢想——當一名醫生。主人公勸說呂克去實現他的夢想。因爲人生不管從何時都還來得及,童年的夢想讓呂克與主人公在另一座城市的醫學院重新聚在了一起。

而最令我豔羨的是主人公從童年到現在的愛情。童年時他和馬格都很仰慕伊麗莎白,這段感情無疾而終。第二段感情是發生在海邊,起始於主人公與母親去海濱小鎮度假。主人公認識了一個聾啞女孩名叫克蕾爾。主人公無意偷取了她的影子。主人公在克蕾爾的影子中,讀到了失去安全感的恐懼,聾啞的痛苦,害怕長大的孤單與對世界的失望。克蕾爾凝視着主人公,深情地說:“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論你在哪裏,我都會一直想着你。”當克蕾爾與主人公攜手走向海邊廢棄的燈塔,當克蕾爾用空氣在空中寫着想念的詩句,當他們的老鷹風箏在風中飛成8字形,這段感情註定會刻在命運的鎖環上。

主人公的第三段感情則是從一段曖昧不明的關係發展而來的。蘇菲和主人公同時念一所醫學院,慢慢的日久生情,甚至主人公還帶蘇菲去見自己的母親,然而主人公卻忘不了少年時期對克蕾爾的承諾,他承諾以後每年暑假回來看他。主人公忽略了蘇菲對他們兩人關係發展的渴望。蘇菲說:“你已經準備好了爲全世界,甚至爲早上才遇到的陌生人奉獻,而我,只是你在暴風雨時緊抓的浮標,天氣一放晴你就鬆手。”蘇菲只是主人公人生中的過客,是主人公在沉悶的醫學院的一件感情的寄託品,因爲主人公對童年的念念不忘,勝過開始一段全新愛情的旅程。

而在主人公找回童年難忘的真愛之前,他失去了心中最珍貴的人——母親。這也是本書接近尾聲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會幻想有離開父母的那天,而當某一天父母離開我們時,於是我們只能夢想着,能否有一時片刻重新變回寄居父母檐下的孩子,能不害羞的抱住他們,我們愛他們,爲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

在最後本書的結尾,主人公在克蕾爾的公寓前放飛那隻老鷹風箏,克蕾爾向主人公撲過去,用風箏的手柄在空氣中畫出了三個字:我想你。一個能用風箏寫詩的女孩,是多麼令人着迷。誠然,他和一位會偷影子的男孩,一個能解讀別人悲傷的男孩,是多麼的登對。當這個世界上擁有愛的力量,許多相遇的奇蹟,就會翩然而至,讓人目眩神迷。當我們穿過愛的影子,我們總能找回許多失去的遺憾,找回生命的感動,儘管我們已失去的太多太多。

篇三: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

有人將《追風箏的人》、《擺渡人》和《偷影子的人》稱爲三大心靈治癒系小說。前兩部書早在兩年前就已經讀過了,而《偷影子的人》卻一直沒有買它和讀它的興趣,終於在幾個月前的一次圖書大采購中將這本書擺上了我的書架。

直到國慶節這天,白天女兒玩兒的很瘋,晚上6點鐘就累的呼呼大睡,我終於有了整個晚上的時間來靜靜地讀這本已經在我的書架上陳列了好幾個月的小說。

小說描述的主人公是一個可以跟影子對話的人,不但是自己的影子,只要是在陽光下跟他的影子交融在一起的所有人的影子,他都能聽到這些影子在向他訴說着他們主人的祕密。

讀完小說,帶給我感觸是,人們的內心裏都隱藏着很多的祕密,很多不想被別人知道的祕密,人們將自己的痛苦深深埋在心底,深到自己都不知道了這些痛苦的存在[]。而作者通過偷影子的人能夠讀懂別人影子的特異功能,瞭解到別人正常言行背後的祕密,瞭解到每個人的痛苦與不易。

主人公就利用自己的這個特異功能幫助了很多人:在學校的煤氣爐爆炸引起大火時,他跟隨向他求救的學校警衛的影子,救出了被濃煙薰倒的學校警衛,他通過警衛的影子瞭解了警衛不想向任何人透露的過去,並幫助他走出童年的陰影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他激發了他的又聾又啞的初戀女孩兒,令她去找尋心中的夢想,並最終成爲了一名大提琴演奏家;他幫助一心想當醫生,但卻迫於家庭壓力而去接手父母的麪包店的好朋友呂克,掙脫父親的束縛,到醫學院上學去追逐年少時的夢想;他在醫院裏見習期間,幫助醫生和病患家屬找到了一位得了厭食症,虛弱地就要死去的小患者厭食的病因,解除了他厭食的心理陰影。

故事充滿對親情、友情、愛情的描寫,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小說中有兩處讓我淚如雨下,一處是在主人公的說服下,倔強固執的麪包師終於允許自己的兒子離開自己的麪包店,到外面的世界去追求年少時的夢想;一處是主人公的父親在跟他的母親離異後,多年來一直杳無音訊,直到母親去世後,主人公去翻看母親留給他的遺物,在一個盒子裏裝着的是父親在每一年他的生日和聖誕節時寄給他的信。

人生的遺憾總是同美好如影相隨。主人公自己讀了醫學院,即將成爲一名真正的醫生,但忙碌的實習生涯讓他沒有時間回去看望自己的母親,也沒有留意到母親患了嚴重的心臟病,而母親竟然在他絲毫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離他而去;雖然找到了得厭食症的小病患的病因,小病患也開始恢復飲食,但最終還是因爲恢復飲食期間引起的腸道併發症而離開人世;雖然主人公的好朋友呂克在他的幫助下去醫學院上學,實現了年少時的夢想,卻因爲發現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而選擇回老家繼續追隨爸爸經營他們家的麪包店;蘇菲是一個好女孩兒,是另外一位實習醫生,但作者似乎想通過小說告訴人們,愛情這東西,跟對方是不是一個好人沒有任何關係,只跟兩個人是不是真正的靈魂伴侶有關。

或許,每個人的人生模式早已在出生前就設定完畢,每個人都有命中註定的人生軌跡,這些都不是外力可以改變的。小男孩的死去,好朋友的最終選擇,以及好女孩兒蘇珊不能跟主人公走到一起,這些,都是他們的命運。

主人公最終沒有跟蘇菲走在一起,卻是歷盡千難萬苦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初戀女孩兒,並用最最浪漫的、能觸動對方記憶和靈魂的方式出現在十幾年都沒再見面的女孩兒面前,讓對方一下子就認出了一直在到處尋找的他。

這部小說的節奏不急不緩,故事情節就像小溪中的涓涓流水般緩緩流淌、娓娓道來。讀完小說也讓我感慨: 確實,親情、友情、愛情,這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也最能引起人們心靈的共鳴,作者在作品裏將這個關乎愛的永恆的話題刻畫到了心靈深處,引起了讀者靈魂層面的共鳴。

篇四: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

《偷影子的人》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的作品,講述了一段纏綿多年的愛戀,一段進行中的不完美愛情,偶然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機緣巧合下讓我認識了這位大師。真正的高手,總是在平淡的題材中見真章,因爲人人都有的經歷,人人都體會過的情感,並不是那麼好表達,如果不能讓讀者感同身受,就等同於失敗。而馬克李維,就是這麼一個大師級的人物。

整部小說最喜歡的還是主人公的童年,如夢幻一般,充斥着畫面感的文字帶給我是一幅幅場景圖,彷彿生活的蒙太奇,在他的視覺和感受中,自己童年的那一幕幕活靈活現的展現在眼前。回不去的曾經,也只因爲曾經無憂無慮的美好,我們才一遍遍追憶。打動我的多是細節,好像裏面的很多故事自己的童年也有過,或者是類似經歷的。主人公因爲12月出生早上了半年學,()成爲班級中最弱者,常常在在班級裏因爲弱小受人欺負。而小主人公這種淡淡的憂傷卻因爲他可以偷別人影子讀懂別人愁緒而轉化爲一種伸出援手的友愛,不自覺的將一種負擔昇華成美好。從伊麗莎白到克蕾兒,還有伊凡、馬格、尼克簡單的人物關係,因爲影子勾畫出一個豐富多彩的童年,而在這裏,我似乎也讀到了我自己。

當看完整本書的時候,感覺很溫暖。作者彷彿把我的影子給偷了,向我訴說着自己的童年。我想,每個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會與《偷影子的人》裏頭的小男孩的童年有相似之處吧。看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要及時行孝。裏面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青少年時期,我們總夢想着離開父母的一天,而時間換來的卻是父母離開我們了。於是我們就只能夢想着,能否有一時片刻,重新變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們,不害羞地告訴他們,我們愛他們,爲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想起小時候,每次生病時,媽媽總是會陪在我身邊,在我牀邊照顧着我。

每次遇到挫折時時,父母總是第一個擔心我的人,他們爲我們付出了這麼多,卻從未要求過什麼回報,只希望我們能健康地長大成人,能幸福地過日子,可是,我們漸漸地讓父母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但在父母的眼中,我們還是他們的全部。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不管你是十八歲還是八十歲,在父母的眼中,你永遠都是小孩。並不是要等到長大了,有工作了,有能力去買禮物給父母用那纔是孝順,我認爲多陪陪父母纔是孝順的最好詮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有時間請經常回家陪陪父母吧。

篇五:偷影子的人讀後感

=====================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對童年的遺憾,有的是因爲做錯了一些事,也有的是因爲錯過了一些事。當我們長大了,意識到那是一種遺憾時,如果給我們機會去補救,或是去挽回,我們是否努力去做,也驗證着我們是否真的有所成長。《偷影子的人》講述的就是一個男孩的從年少時的懵懂到長大後的頓悟,最後找到最初的夢的一段歷程。其間,有他和朋友們之間的友情羈絆,也有對愛情看法的逐步成熟和蛻變,當然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他的特異功能--“偷影子”。

書中的“偷影子”類似於讀心術,只不過每個人的影子都有獨立的一面,它們能既能透露主人的遭遇與隱私,也能對主人的一切發表意見,並且可以表達自己的態度。但凡跟男孩的影子跟別人的影子相重疊時,就可以跟別人的影子交流--這一設定的想象力十分豐富,的確影子的重疊這一現象足以讓人浮想聯翩,只不過很少有人去浮想,恰好作者抓住了這一點。這裏不得不進一步分析一下“偷影子”比“讀心術”的高明之處。正如之前所說,影子可以表達自己的東西,而讀心術只能讀取被讀心人的直接意思表示,至於真假或隱藏的東西需要二次加工提取,所以來自影子的信息要更真實、成熟、方便一些。

書中通過偷影子,再到接受影子的任務去幫助別人,大大小小的故事中滲透着許多道理和哲理,當然故事都是伴隨着男孩的成長曆程的,小時候的故事有小道理,長大的故事有大道理。其中男孩的老友呂克在男孩的幫助下離開面包店踏上了自己嚮往已久的當醫生之路,再到最後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還是麪包師,並最終回到了麪包店。這個故事很耐人尋味,有時候人們想象的東西並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真正喜歡的可能表面上又不是那麼冠冕堂皇。其實職業本就無貴賤之分,能在工作中找到幸福纔是幸運的。所以我覺得呂克做得很對,這也是他成長的象徵。而男孩放棄蘇菲,選擇了克蕾爾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次體現在愛情上,感覺更加微妙和朦朧一些。蘇菲是好好女孩,但對於男孩來說更適合他的則是克蕾爾。儘管多年以前,由於自己的錯誤判斷導致做錯了事,但是當男孩終於發現自己的過錯和自己真正想要的女孩是什麼樣子時,他放棄了現在所擁有的,而是去追尋克蕾爾,儘管可能無果而終,但是他知道他必須得這麼做。其實蘇菲也是一樣,這些年輕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要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另一半。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擁有幸福的幻影。”莎翁的這句名言精準的概括了整本書的主題和主人公們的行動。而本書帶給讀者的啓發就是首先要確定什麼纔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去追逐,而不要在那些浮雲和幻影上浪費時間。

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閱讀了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偷影子的人》這本書。這本小說帶給我一種治療人心的感動。整篇小說是以第一人稱來寫作的。作者賦予主人公一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能把自己的影子與別人的影子交換,並且還能從別人影子中感知到別人悲傷的內心世界。

在主人公童年時過得並不順心。在學校內總是被高大的同班同學馬格欺負;父母又緊接着離婚。主人公曾一度失去勇氣,他懷疑自己是否就是父母離婚的理由,懷疑自己能否在每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戰勝恐懼。在他的生活中,馬格的影子附着於主人公的身上,是他的影子告訴他,你是一個多麼特別的人。他的影子之所以不願意呆在蠢蛋馬格身邊,是因爲主人公願意爲了自己內心的恐懼而變成一個勇敢的人,即使直面身材比他高大三倍的馬格去競選班長也在所不惜。

同時,主人公是一個能理解“愛”的人,他擁有至善至美的品性,他的影子像一面鏡子,在他的影子與別人的影子交匯時,他能讀到別人內心深處真正的渴望與辛酸。就如馬格來講,他的父母從來沒有帶給馬格一絲一毫家庭的溫暖,才養成了馬格仗勢欺人的品性。而主人公從影子中明白馬格擁有這樣的家庭,反而會感到一股哀愁,像被悲傷緊緊的套牢。因此這些事情讓主人公深深明白,外表強悍的人,內心不一定過得快樂與幸福。每個影子的背後的故事,是需要時間來沉澱與寬宥。

在主人公的青少年時期,一切需要友誼來灌溉。他結識了好朋友呂克。呂克是一個麪包師傅的兒子,他的夙願是成爲一名醫生,然而呂克的家庭卻無法負擔他的學費。當主人公再次回到童年的小鎮時,在談笑之間,他在呂克的影子中讀到了呂克曾經的夢想——當一名醫生。主人公勸說呂克去實現他的夢想。因爲人生不管從何時都還來得及,童年的夢想讓呂克與主人公在另一座城市的醫學院重新聚在了一起。

而最令我豔羨的是主人公從童年到現在的愛情。童年時他和馬格都很仰慕伊麗莎白,這段感情無疾而終。第二段感情是發生在海邊,起始於主人公與母親去海濱小鎮度假。主人公認識了一個聾啞女孩名叫克蕾爾。主人公無意偷取了她的影子。主人公在克蕾爾的影子中,讀到了失去安全感的恐懼,聾啞的痛苦,害怕長大的孤單與對世界的失望。克蕾爾凝視着主人公,深情地說:“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論你在哪裏,我都會一直想着你。”當克蕾爾與主人公攜手走向海邊廢棄的燈塔,當克蕾爾用空氣在空中寫着想念的詩句,當他們的老鷹風箏在風中飛成8字形,這段感情註定會刻在命運的鎖環上。

主人公的第三段感情則是從一段曖昧不明的關係發展而來的。蘇菲和主人公同時念一所醫學院,慢慢的日久生情,甚至主人公還帶蘇菲去見自己的母親,然而主人公卻忘不了少年時期對克蕾爾的承諾,他承諾以後每年暑假回來看他。主人公忽略了蘇菲對他們兩人關係發展的渴望。蘇菲說:“你已經準備好了爲全世界,甚至爲早上才遇到的陌生人奉獻,而我,只是你在暴風雨時緊抓的浮標,天氣一放晴你就鬆手。”蘇菲只是主人公人生中的過客,是主人公在沉悶的醫學院的一件感情的寄託品,因爲主人公對童年的念念不忘,勝過開始一段全新愛情的旅程。

而在主人公找回童年難忘的真愛之前,他失去了心中最珍貴的人——母親。這也是本書接近尾聲的時候。每個孩子都會幻想有離開父母的那天,而當某一天父母離開我們時,於是我們只能夢想着,能否有一時片刻重新變回寄居父母檐下的孩子,能不害羞的抱住他們,我們愛他們,爲了讓自己安心而緊緊依偎在他們身邊。

在最後本書的結尾,主人公在克蕾爾的公寓前放飛那隻老鷹風箏,克蕾爾向主人公撲過去,用風箏的手柄在空氣中畫出了三個字:我想你。一個能用風箏寫詩的女孩,是多麼令人着迷。誠然,他和一位會偷影子的男孩,一個能解讀別人悲傷的男孩,是多麼的登對。當這個世界上擁有愛的力量,許多相遇的奇蹟,就會翩然而至,讓人目眩神迷。當我們穿過愛的影子,我們總能找回許多失去的遺憾,找回生命的感動,儘管我們已失去的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