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導語:自朱光潛先生筆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長者勸導似的語重心長,如老友交談般的誠懇真摯,讀來親切自然,受益頗多。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幾篇讀後感,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後感1000字精選三篇

【第一篇】

我國教育與西方教育不同的一點就是,只強調五講四美,不講怎麼去實現完整、獨立的自我。事實上義務教育背誦的關於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理論,恰好背道而馳了。

知乎上有個精彩的例子,講的是一個211大學生目前就讀金融,但有機會轉入材料學。在他的父母看來材料學有利於目前他的一個前景。

真的非常喜感,要是人類有機會回到原始社會,材料學或許值得轉。

不知道後來這個大學生轉了沒有,問題他明擺着喜歡金融,卻還在認真思考轉系。因爲體制內的父母給了他太大影響,我主張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但並不意味着天性不會被遏制——種瓜得瓜的前提是有水和陽光等。

再說一個觸動我幾年的例子,那就是我的摯友尚真。

尚真是我接觸淺顯的心理學之後,唯一發現的一個自我人格完整的現實個體。她在很多同學看來雖然是不諳世事的,但後來只有她拿到了500強offer。

學生時代她沒有被壓抑天性,即使她講過關於雙親的一些微詞,在我看來倒像是值得炫耀的東西。沒有被幹涉學習或者太多感情、思考方式,造就了她完整的人格。

她是唯一一個會就人生三觀問題與我探討的人,不同於其他人的茫然,她已經基於很大的價值觀在思考自己的對錯得失了。

可以做出自己的決策,這是一個重要的人格里程碑。高考過後,天才少女尚真毅然選擇了天津財經大學,而沒有去那些聽起來很唬人的大學。這也是我最欣賞她的一點了,包括當年分文理,她理科實在是好,卻選了文。

就像前陣子的電影《無問西東》裏吳嶺瀾一樣,尚真思考生命的真實感。不同於浮躁的同齡人,她一直認真的去想我在講什麼,雖然蒙田的一生只有一個知己的理論並不是很可信,但高山流水確實是讓人愉悅的。

人總說三觀不同沒法溝通,其實包容要基於彼此的思考,如果兩個人都在思考,那麼即使三觀不甚相同,也可以促膝長談。這就是我一個堅定的仇韓人士和韓星粉尚真和平相處的原因。

思考是建立健全自我人格的重要途徑。

基於朱光潛先生的論調,這篇淺顯的文章裏姑且把負面人格狀態分爲“絕世”與“絕我”兩種狀態。深山裏的農民自然不會去思考人生的意義,讀後感.這就是“絕我”;梵高也不會去關心隔壁鄰居少女的感情,這就是“絕世”。去切斷某一條聯繫,即使人格一開始清澈,久了也會因爲單一的境地而渾濁。那麼我們凡人不可能久居大山抑或把自己關在畫室,單一的聯繫不足以支撐人的社會職能。

不絕世,不絕我,纔是完整的人格。現在的社會一如1925年,“類我”思想還是根深蒂固,讀書的看不起經商的,經商的看不起讀書的,大概就是這意思。

所以溫和派退出歷史舞臺之後,90後這一代依舊被類我思想影響着,過度被幹涉、父母的類我思想作祟,認爲下一代應該也按自己的想法去走。這和混亂的新文化運動年代是一樣悲哀的。

“如今中國弊端就在在學者不言學,在工者不言工,大家都拋棄分內事而空談愛國。結果學廢工弛,而國也就不能救好,這是顯然的事實。惲先生從中國歷史證明讀書無用,也頗令人懷疑。法國革命單是丹東、羅伯斯比爾的功勞,而盧梭、伏爾泰沒有影響嗎?思想革命成功,制度革命才能實現。辛亥革命還未成功,是思想革命未成功,這是大家應該承認的。”

有感於獨立人格的缺乏與治學的衰敗,我所見的這一代,大多數都渾渾噩噩,講起學問來,一問三不知。殊不知,人類能走到今天,哲學與文藝起了巨大的推進作用。莫說什麼百無一用,文藝復興時也有人這麼講。

若是這樣雲裏霧裏的一直追着唯物,遲早與野獸無異!

可惜了朱先生將近一個世紀前就意識到了很多弊病,也提出了很多解決辦法,但是現狀已經滾雪球越滾越大,不由得讓人感覺悲嘆。

【第二篇】

無論是誰面臨所處環境的突然鉅變,一定會丟了方寸。從高中生向大學生的轉變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緊張奮鬥的氣氛全無,猝不及防的呼吸自由的新鮮空氣,由於不適應咳嗽了很久才適應。我都忘了自己當時的日子裏已經有多久沒有沉下心好好讀過書了,每次臨睡前回想已經結束的一天空虛感總漫過全身,從脊椎傳過來一陣陣的寒意。我有好長一段時間爲這空虛感的來由煩惱,嘗試過多種方法來打破空虛感。多是些治標不治本庸醫藥方,直到發現了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初讀便覺得令人心曠神怡,想一口氣讀完難以割捨,後來每每迷茫苦悶時拿起來讀就會覺得神清氣爽,受益良多,十分佩服。

他作爲一位大家,有一種大家的風範,知識淵博,——融會中西。智慧——看待人生、事物

深刻又清醒,一直在傳達十分積極的態度和內容。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爲:行爲與環境具有交互作用,觀察和模仿學習是學習的重要過程。因此對榜樣任務的觀察模仿對人們行爲的塑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想朱光潛先生當之無愧可以做我們的學習與模仿的對象。

以上皆是我讀到的朱光潛,我認爲談著作必須談作者不然容易顯得空穴來風經不起細讀。接下來開始說我讀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每本書的開頭總是十分重要的,這直接決定了讀者閱讀的深淺。若開頭一篇就平平無奇那我

閱讀後面的內容時便帶着“有色眼鏡”閱讀,遺漏很多精彩的內容,也容易辜負作者所漚的

心血。而《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堪稱是避免此種情況的佳範本之一。

第一封信<談讀書>中朱光潛先生以“朋友”爲稱呼語,落款爲:你的朋友,孟實。俯下身來與我們交流,沒有說教或訓斥的意思。不知道其他青年怎麼想,反正我是很吃這一套,他這樣說了我就會真的放下心來和他交流。

他在《談讀書》裏這樣說道: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後,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嗜好,沒有一種在閒暇時可以寄託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你不看見現在許多叉麻雀抽鴉片的官僚們紳商們乃至於教員們,不大半由學生出身麼?你慢些鄙視他們,臨到你來,再看看你的成就罷!但是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將來抵抗引誘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這種興趣你現在不能尋出,將來永不會尋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現在已比不上三五歲的小孩子那樣好奇、那樣興味淋漓了。你長大一歲,你感覺興味的銳敏力便須遲鈍一分。達爾文在自傳裏曾經說過,他幼時頗好文學和音樂,壯時因爲研究生物學,把文學和音樂都丟開了,到老來他再想拿詩歌來消遣,便尋不出趣味來了。興味要在青年時設法培養,過了正常時節,便會萎謝。比方打網球,你在中學時歡喜打,你到老都歡喜打。假如你在中學時代錯過機會,後來要發願去學,比登天還要難十倍。養成讀書習慣也是這樣。

我讀的時候對這句話是最有感觸,是啊,我們總愛指着那些庸庸碌碌、沒有任何藝術趣味、被生活磨光棱角的人帶着些許說誓言的口氣堅定得說:我以後一定不會變成你這樣!像在鼓勵自己,又像在麻痹自己。讀完這些字句後我內心一顫,恨不得時光倒流給說這些話語的自己當場一個大嘴巴。冷靜下來這種不可能的事還是少浪費心力來思考,立即思考自己的興趣愛好,馬上在心裏列了一大張清單,順着對自己討厭的未來的瘋狂生長的惶恐之樹開始努力使用光陰。我又一次拿起了吉他,開始對更好生活的新探索。每彈着吉他的午後,看着陽臺下抽菸的鄰居,我都充滿感激,還好我沒有錯過培養好習慣的時間,讓我更加感謝朱光潛先生。

我想談到《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一封信一定無法遺漏,即第二篇《談動》(我本想寫寫後面的信,讓你們不誤解我是否就看過前面的篇幅,思來想去還是捨不得放過它,也罷,誤解就誤解吧,總好過我放過它,也從另一面體現孟實的文章之精彩[]。)

他在信裏這樣說道:從屢次來信看,你的心境近來似乎很不寧靜。煩惱究竟是一種暮氣,是一種病態,你還是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就這樣頹唐沮喪,我實在替你擔憂。

一般人歡喜談玄,你說煩惱,他便從“哲學辭典”裏拖出“厭世主義”、“悲觀哲學”等等堂哉皇哉的字樣來敘你的病由。我不知道你感覺如何?我自己從前彷彿也嘗過煩惱的況味,我只覺得憂來無方,不但人莫之知,連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裏有所謂哲學與人生觀!我也些微領過哲學家的教訓:在心氣和平時,我景仰希臘廊下派哲學者,相信人生當皈依自然,不當存有嗔喜貪戀;我景仰托爾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與愛;我景仰布朗寧,相信世間有醜纔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來,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學,也抵擋不住。這固然是由於缺乏修養,但是青年們有幾個修養到“不動心”的地步呢?從前長輩們往往拿“應該不應該”的大道理向我說法。他們說,像我這樣一個青年應該活潑潑的,不應該暮氣沉沉的,應該努力做學問,不應該把自己的憂樂放在心頭。謝謝罷,請留着這副“應該”的方劑,將來患煩惱的人還多呢!

我自知讀過的書在同齡人中算高數量,所以在此小小的誇耀一句。我極少見有大家勸青年應該有“煩惱”的。(我知道還有,日後我發現更多後會重新來比較)我想這正是孟實對事物有深刻而又讀到簡介的體現。他通過信件就知道“我們”內心不平靜,以豁達而又不失條理的語氣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不能因爲患煩惱就頹唐沮喪,應該留着這“方劑”不在這人人都有的煩惱裏做病患。

讀完《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我腦海裏冒出的話語就是樑公的《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吾輩青年當如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青年時做不負光陰的事,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多多閱讀時常接受像朱光潛一樣的大家們的薰陶,認真負責的過好所有的時光,纔不負前任所栽之樹。

【第三篇】

讀朱光潛的《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心中領悟到不少。

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親切、平等。

我時常想,做學問,做事業,在人生中都只算作第二等事。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我所謂“生活”是“享受”,是“領略”,是“培養生機”。

這一段讀出朱光潛先生把生活放在第一位,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生活要有趣味。我想,就像我一樣,很多中國的學生往往把學業看得太重,一心都是在想着學習,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卻忽視了生活,沒有了生活的味道。

《談情與理》

感嘆作者學識淵博,爲學嚴謹。寫文章不空,用事實說話,舉例子。用古今中外不同派別的道理來一一分析。

科學家討論事理,對於規範和事實,辨別極嚴。規範是應然,事實是實然。

-

生活是多方面的,我們不但要能夠知(konw),我們更要能夠感(feel)。理智的生活只是片面的生活。理智沒有多大的能力去支配情感,縱使理智能支配情感,而理智勝於情的生活和文化都是不理想的。

讀完這篇文章,感覺自己的確是這樣。看了很多文章講How,如何提高什麼什麼,在如GTD,可實踐之後,常有問題,大多不能堅持。以爲理智可以控制住自己內心的感性,但等到真實場景出現時,往往是感性控制了自己。

我們要去做什麼的時候,真的不是靠告訴自己,你應該,因爲什麼什麼,而是讓你自己願意去做,有興趣去做。在選擇的時候,也跟隨自己的心走比較好。讓人們造船的方法,不是教他們如何,而是讓他們憧憬大海。這個why,在這裏纔是核心,纔是事情成敗的關鍵之處。就同自己之前寫的,會讀書,更要會生活。

《談作文》

音樂、運動和作文。列舉了很多文章的大家,寫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多是一改再改,日積月累的觀察和訓練。我想是希望青年人,不要把寫出好文章當作一種天賦,而是當作一種可以習得的技能。文章像其他藝術一樣,“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精微奧妙不可言傳,可言傳的全是糟粕 學文如學畫,學畫可領帖,又可寫生。

臨帖是指讀書,是模仿。

每人總度過幾百篇或幾千篇名著,揣摩呻吟,至能背誦,然後執筆爲文,手腕自然純熟。

要寫生,須勤做描述文和記敘文。

推薦了一本書書《文章作法》夏丏尊,劉薰字。

《談擺脫》

從戲劇矛盾的產生開始說起

人生痛苦煩惱,往往是因爲擺脫不開。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要選擇一樣,捨棄另一樣。

“擺脫不開”便是人生悲劇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業也不能成就。許多人的生命就是這樣模模糊糊地過去。要免除這種人生悲劇,第一須要“擺脫得開”,積極的說,便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認定一個目標,便專心致志地向那裏走,其餘一切都置之度外,這是成功的祕籍,也是擺脫煩惱的祕訣。

糾結,大部分時候都是因爲擺脫不開。

多少身邊的人在說類似的話,做類似的事?喜歡的東西,只能二選一的買一個,花去很多時間糾結。兩人同時在追你,你開始比較,開始煩惱,各有各的優點,各有各的動人之處。究竟選哪一個以後纔不會後悔?說這樣的話,別人會怎麼理解,會不會誤會你的?你想結交更多的朋友,又害怕真心換來的不是真心?畢業了,選學校還是選專業?要工作了,選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沒鞋的時候,只想要有鞋,有鞋之後,想要更好的鞋。然後你還會去和周圍的人比較。

不同層次的人,會有不同層次的煩惱。你以爲你傾慕的那層生活裏,就大多是不糾結了嗎?當然不是。

斯蒂文森論文,說文章之術在知漏(the art of omitting),其實不獨文章如是,生活也要知所遺漏。

舉例說自己幼年時寫文章,老師的教導:

“長槍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致勝,汝纔有偏向,姑發展其所長,不必廣心博鶩也”

想起高中老師說,你看那些,真正在社會上有所作爲的人,不都是在某一方面做的比別人好很多。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的特長嗎?你們現在在學校學的是通識教育,在社會上不一定就好。

再說世人:

請問街頭那紛紛羣衆忙的爲什麼了,爲什麼天天做明知其無聊的工作,說明知起無聊的話,和明知起無聊的朋友周旋了。在我看來,這都是由於“擺脫不開”。因爲人人都“擺脫不開”,所以生命便成了一幕最大的悲劇。

《談讀書》

爲什麼讀書?啓篇便開始談青年人讀書最大的藉口就是沒有時間。便說出積少成多的道理,然後在列舉出忙人們抽空讀書的例子。增長學問,不進則退。讀書的興趣需在青年時養成的好。學校的課本範圍狹窄,不一定符合你的天性;課本看着看着會失去興趣。讀什麼書?讀書要選擇,值得讀得書不多。談書的書不值得讀第二遍。列舉了外國青年人讀的書,和自己讀的書。最後其實並沒有答覆,因爲因人而異,不能全靠指導,要自己探索。如何讀書?作者只提了兩點:

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需讀兩遍。快讀 慢讀

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