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讀書名言 > 電影姜子牙熱門影評精選

電影姜子牙熱門影評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2W 次

電影姜子牙熱門影評精選

電影姜子牙熱門影評精選

導讀:大家好,歡迎來到本站,這裏有很多精彩的內容,接下來,請欣賞本站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電影姜子牙熱門影評精選!

電影姜子牙熱門影評精選

篇一

這是一部內核相對沉重,探討了深刻話題的電影,沒有很多人期待的那種屎尿屁搞笑爆米花橋段。然而,有的電影觀衆看電影只是圖一樂,這跟他們的期待不符,這也是很多人罵劇情不好的原因。

但這絕對是一部值得列入史冊的電影,是國漫的一個里程碑!

好了開始說劇情。

很多人都說,這部電影講的是“救一個人還是救一百個人的故事”,但是我覺得不是這樣。

這部電影明明講的是,到底要空喊“拯救蒼生”這個又大又虛無的口號,還是切切實實地救助身邊的一個弱小的個體。

姜子牙在剛入師門的時候,給自己許下的承諾是“拯救蒼生”,而當他被命令誅殺狐妖的時候,他看到了狐妖體內的那一個無辜的生命。

“我不是說要拯救蒼生嗎?那她也是蒼生的一員啊,所以我要拯救她。”

這就是強迫症的姜子牙的執念,也是他的理想。

天尊作爲一個道貌岸然的教主,跟九尾狐私定協議,讓她去迷惑紂王,自己則扮作正義的一方去伐紂滅商,從而坐上封神榜的最高位,成爲“救世主”統一三界。事成之後,翻臉不認人,把狐族整個滅族。

蒼生看似被拯救,其實還是冤魂遍地,民不聊生。

但是天尊不care這個。

所以天尊是打着“拯救蒼生”的旗號去做惡的人。

天尊需要培養接班人,讓能力最強的姜子牙親手誅殺九尾狐,就是想泯滅他的理想,從而成爲自己一手扶植的接班人。

沒想到姜子牙卻是跟天尊不同的人。

天尊不care的事情,姜子牙care。

他爲了堅持自己當初許下的“拯救衆生”的理想,拯救了九尾狐體內的無辜性命,放棄了成爲衆神之主的高位,在流放地陷入了內心的掙扎。

這就引出了電影的整個故事。

這其實是一個有關理想的故事。

到底什麼是“理想”?

理想來自於一個念頭,最終形成一個觀念,一種價值,一種篤定。

擁有理想的人,爲了貫徹和擁護這個觀念和價值,寧願捨棄其他重要的一切,甚至生命。

擁有理想的人,也需要經理無數次的自我否定、自我懷疑,而只有經歷過無數次的否定和懷疑,這個理想纔會變得更加堅固,堅不可摧。

這個理想常常是被外人所不理解的,是要被羣嘲的。

但是,有的時候,對於某些沒有理想的人來說,理想變成了一句空洞的口號,

人們在默唸這個口號,卻忘了口號背後包含的意義。

更甚至,就像姜子牙的師父元始天尊一樣,將這個“理想”變成隱藏不可告人目的的手段。

想起以前讀書的時候,班上有個男生,班幹部,積極分子,每天都往老師那邊跑,平時滿口“愛國愛Dang爲人民服務”,專業成績不咋地,每年都靠德行分拿到好多獎學金。

有一次,我們一個家境貧寒的學妹的父親得了癌症晚期,家裏只有學妹父親這一個勞動力,我們同學們在qq羣裏私下給學妹捐款,爲學妹父親分擔一些醫藥費。班上每個同學都打了錢,只有這個男生,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說,一分錢都沒捐,裝沉默。

口口聲聲”爲人民服務“,是真的去身體力行地幫助身邊的每一個人,還是隻是入dang、拿獎學金、討好領導、升官發財的形式?

真正的理想常常被羣嘲,因爲偉大的理想常常不是利己主義的,常常需要犧牲,守護這個理想,需要付出很多價值。

姜子牙正是想要守護這個“拯救蒼生”的理想,才背叛師門,陷入囹圄。

很多黑《姜子牙》的人都說,姜子牙爲了自己的理想,犧牲了師弟申公豹。

不是這樣的啊,申公豹的犧牲,難道不也是爲了守護自己的理想嗎?

申公豹本來是一個平凡的人,他被姜子牙的理想所感召,從而有了自己的信念,這纔是最動人的地方。

大家爲什麼喜歡《哪吒》?

因爲《哪吒》屬於個人成功主義。一個怪胎如何突破世人偏見,收穫友情親情,最終在命運面前成功。

這會與許多觀衆產生共情。因爲每個人都夢想着被人理解,獲得世俗的成功。

篇二

劇情上可以說是非常四平八穩,非常常規,套路中的套路,但呈現的完整度還是可以的。可以總結爲三部分:尋親記+歡喜冤家公路片+反派洗白&偉光正黑化。三種套路在各種電影中已經手腳並用都數不過來了,光論國產動畫電影這一塊兒,歡喜冤家一路冒險就是《大聖》和《羅小黑》兩部電影的人物基本互動模式;而狐妖爲了自己的族人違逆天命,也與《羅小黑》中木妖風息的執念十分近似。這樣循規蹈矩的設計肯定談不上有多麼出彩,但只要細心完成也不會有錯。通過唯美的畫面和幾個關鍵轉折點別出心裁的演出,《姜子牙》還是賺了我的很多滴眼淚的。

下面來說說影片的核心問題:姜子牙所面臨的核心矛盾是“一人和蒼生”之間的對立(既對立又統一)。但是影片過於偏向“一人”(蘇妲己),觀衆看不見“蒼生”是何模樣,留下的只有一個抽象的形而上的“天問”,這層對立也就不成立了。

其實本片的立意非常好,它要還原的是一個經典的“電車難題”。如果火車快要撞死前面鐵軌上的一羣人,此時你站在變軌拉桿的旁邊,只要拉下拉桿火車就能及時變軌,在另一條軌道上只有一個無辜的小女孩,這時候你拉還是不拉?師尊選擇拉了,不同的是他是師尊,可以免於審判,免於良心譴責。不僅如此,因爲他是師尊,所以他道德上不能有任何污點,所以他選擇了掩蓋這件事,當做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過。而真相一被暴露,他就搬出“都是爲了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這種道貌岸然的話,沉浸在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自我感動中。只不過他犧牲的小我都是別人,而且他有這個權力,這是最可怕的,也是姜子牙最後要斬斷的一把鎖。

如果導演想讓觀衆共情,最應該做的就是讓觀衆走過從不認同/不理解姜子牙到最終被他說服的這麼一個心路歷程,這樣的話感動纔會最大化。也就是說服觀衆不可以拉下那個拉桿犧牲無辜的女孩,即便會讓其他人陷入更大的危險中(在影片中對應的是可能會放狐妖重回人間)。

想要實現這一點,就要讓觀衆陷入糾結。先讓觀衆看到大戰中蒼生被狐妖害得有多慘以及大戰後和平生活的美好,看到一張張活生生的蒼生的面孔,從而衍生出一定要防止狐妖再世,就算犧牲女孩也不足惜的“邪惡”念頭[]。這樣的話天平兩邊纔有得玩。但由於本片中對於蒼生着墨太少,有限的刻畫也基本上是拼命要割狐狸耳朵這種不討好的形象,也就讓天平的“蒼生”一頭沒有任何重量。就算觀衆一開始就看出留着小九肯定會放出狐妖,最後也真的放出來了,但是那又怎麼樣呢?好像也沒怎麼樣,就是一個客觀上“不太妙”的事實而已。如此一來戲劇化的衝突也就大大降低了。

而且影片對觀衆的“說服”(或者說對觀衆選擇的引導)可以說是一個完全拉偏架的過程。姜子牙雖然口口聲聲爲了蒼生,可是自始至終好像也沒跟蒼生真正相處過,身邊都是一些狐狸呀豹子呀神獸呀啥的,唯一一個接觸過的“蒼生”就是沙漠裏那個財迷心竅的獵狐人。這種遙遙相望、高高在上的拯救有些過於離地了。反倒是他跟小九一直相處在一起。先是心心念念鑽了十年牛角尖,然後就一直陪小九走到她人生盡頭。等於最後做出選擇的依據就是跟誰相處的時間長感情深唄?如此一來姜子牙的內心掙扎瞬間就掉了一個檔次。我在觀影過程中甚至一度產生了他是在“爲一己私情與天鬥與人間鬥”的錯覺,雖然肯定根本不是這樣。但他的理念與操作之間已經出現了相當程度的割裂。

“人與妖的對立”、“一人與衆人的對立”是以古代神話爲主要來源的國產動畫電影的重要主題之一,在本片中也不例外,但是呈現的效果卻不如《哪吒》、《白蛇》,甚至可能不如《大魚海棠》,原因就是如上所述缺乏對人間的刻畫。之所以說可能不如《大魚海棠》,是因爲這兩部片子都想討論相似的主題,即拯救一條魚/一隻狐(其實這條魚和這隻狐說到底都是人)與許許多多人的安危之間的抉擇。而《大魚》選擇直面這一矛盾,而《姜子牙》則把這個問題通過模糊掉蒼生而在事實上回避掉了。只不過《大魚》翻車的地方在於沒能成功而舒服地說服觀衆,反而讓很多人對女主產生了反感,認爲她太任性了。但是在直面矛盾這一點上來看,《大魚》要比《姜子牙》更“勇敢”一些。

關於“救一人還是救蒼生”這個主題,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叫做《Fate/Stay Night》的日本動畫,裏面主角衛宮一家兩代人都想當拯救蒼生的英雄。其中父親衛宮切嗣秉持着功利主義道德觀,認爲永遠應該犧牲少數人拯救多數人;而兒子衛宮士郎則懷着天真的理想主義英雄觀,認爲每個人都要救,就算是壞人都要救,跟姜子牙頗爲相似。兩條路線最終都走向徹底的失敗。後者的失敗在於完全不現實,總有一天你會碰上拯救某些人就等同於殺死另一些人的無解境地;而前者的失敗在於擅自決定他人的生死,成爲一個虛僞而自大的獨裁者,最終等於把所有死亡的重擔都扛在自己身上,從而陷入道德上的死衚衕與絕望。隱藏的結論就是不存在真正的英雄,沒有人有權決定他人的生死;我們要不就只能做身邊的人的英雄,要麼就只能成爲一個邏輯不自恰的僞善者。同樣的道理,神要麼是殘暴的,要麼是天地不仁的,要麼是任性不可測的,反正不可能是影片最後姜子牙理想中那樣的。這些思考都是對這一主題更深一層的挖掘。

最後,蒼生形象的模糊所衍生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對狐妖、靜虛宮以及師尊的行爲和角色無從判斷。1)首先是戰爭的過程說得不清不楚,只有一些殘骸和廢墟,也不知道是誰造成的。這應該怪狐妖,還是怪紂王?還是說天庭也有責任?後面九尾起底師尊的時候,又說伐紂之戰是師尊爲了一統三界,利用九尾的貪婪策劃出來的,似乎暗示了伐紂並非是因爲紂王昏庸。那麼紂王被狐妖蠱惑之前到底是否昏庸?如果他治下的百姓過得並不差,那天界非要推翻他改變現狀的意義又是什麼?這些邏輯都沒有捋順,導致這一層反轉反而使得蒼生的生活實景更加撲朔迷離。那麼蒼生之苦究竟應該去怪罪誰呢?

2)其次是爲什麼戰爭結束了蒼生依舊不幸?這鍋怎麼莫名其妙就甩到靜虛宮身上了?雖然師尊爲了早日結束戰爭而欺騙狐族及株連小九並不正義,但就此推斷周朝建立後的百姓疾苦也是靜虛宮的獨斷專行造成,這個邏輯就有些太跳躍了,缺乏實體感受。百姓的生活細節我們一無所知,這也就讓人無從判斷師尊到底爲此負有多大的責任,恨也恨不起來,也不懂爲什麼斬斷了天梯就能讓人間生活更美好。當然影片給出瞭解釋,大意是沒有天界的干預和操弄,人間本不會有這些紛爭。但知道商周歷史的觀衆心裏自有一杆稱——歷史上的商周之亂本就是人禍所爲,又關神仙什麼事呢?當然了,你可以給出一個跟歷史記載不同的詮釋,但這也意味着你要跟觀衆腦中的既有印象鬥爭,也就要求你給出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的畫面信息,以及充足的前期鋪墊。而這正是本片缺失的一個重要部分。

總結起來,片尾的幸福生活確實很美好,讓人有些小感動,但是想了想這美好背後好像也挺莫名其妙的。

篇三

當姜子牙成了夜奔的林沖,從體制中一步一步脫離,帶有極強的反抗性(對革命的反思),對這個地方的大銀幕來講,是值得肯定的,“狐族之後還會有另一個狐族”、歸墟camp等設計頗有現實意味。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爲我只有肯定它的進步,才能談論它的侷限。也只有帶有進步性的電影,纔可以支撐我們談侷限。

打破主流敘事,周不爲周,商不爲商,周伐商不再像歷史課本里講的那樣具備“正義性”和因果必然性,姜子牙偏要打破既有神話的宿命鎖,雖然看起來新穎,卻也是舊套路,很多仙俠劇都做過。在仙劍系列中,最終的BOSS往往來自修仙正派的“異化”。近期的《琉璃》也一樣如此,反派爲了所謂的執念,以蒼生的名義“存天理滅人慾”,最終釀下大禍。《姜子牙》不過是重複了一遍“一統三界卻致三界受苦”的故事。

相比來講,《姜子牙》和那些仙俠劇一樣,無法拋除自戀、自傷,試圖藉助煽情控制觀衆,更重要的是,它沒能把最關鍵的宏大政治隱喻具像化。

作爲遊戲化的仙俠劇如果沉浸來某些概念設定裏,可以被原諒,因爲它是劇,有主角,有足夠的集數承載內容,故事和概念兩不誤。但對電影來說,在短短100多分鐘裏,無法把概念具像化便成了大問題,反映出創作者的力有不逮。

例如,他們忽略了小九作爲關鍵人物的獨立性,這個本來獨闖天下的小姑娘,應該是頗有見識和膽識,可是當她遇見姜子牙,像是變成了另一個未長大的女孩,戀父之路讓其更像是個依附於父權的工具人。

故而影片所呈現的,恰也是他們在影片裏所反對的:爲蒼生到底舍一人還是救一人?爲實現故事,到底是爲概念而放棄人物獨立性,還是放棄概念把人的經歷做得更具體?

當一個講政治鬥爭的故事繞開個體細節,幾方人物面目模糊,狐族的苦難停留在狐妖嘴皮子上,怨靈只停留依附於動物骨架上,師尊的立場停在姜子牙的反抗上,獵狐人的皮囊也只幾筆帶過……所有的事都不豐腴,無法建立深層次的聯繫,宏大的視聽和概念設計便沒有了依託,空靈的情感也沒有了依託,戲劇力量就非常侷限了。

更何況,《姜子牙》的進步並非也那麼完美,如果師尊之上還有師祖,就如同《琉璃》中神君之上也有明君天尊那般,那麼聖君、青天的“宿命鎖”就不會斷。這個社會還會再次進入“周伐商,更有後繼者再伐周”的循環中。

有些人爲了蒼生,卻不知蒼生爲何物,是錯。但是,當把它逆轉過來,有些人口中說着爲了個人,卻依然不知個人爲何物,同樣也並不正確。我們要關注具體和細節,從而脫離那些宏大的概念,或者說當我們試圖闡釋那些宏大概念時,要懂得的如果落定爲具體和細節。只有如此,只有做到真正言行一致的作品,才能爲社會打壞這把“循環的宿命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