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經典禪語 > 佛家悟道禪語2017

佛家悟道禪語2017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佛家悟道禪語2017吧!

佛家悟道禪語2017

佛家悟道禪語2017(一)

1. 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2. 有一種傷叫悲傷,是睫毛再也承受不住淚球的重,輕輕碰到就會滴落。

3. 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着,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逃脫的網,愛慾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4. 所求的衆生都渴求安樂。爲了求得自己的安樂而以刑杖殺害衆生的人,以後不得安寧。

5.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6. 若心有住,則爲非住。

7. 世人得罪,其行有三二口言傷人、身行暴害、心專嫉妒。——《中本起經》

8. 人生沒有那麼多的公平可言。偏轉一下你的航向,逆風就會成爲順風。刻苦努力,堅持不懈,最終耀眼的太陽就會跑到你的身後。你生活的起點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最後你抵達了哪裏。

9. 不要輕視小惡,以爲我不會受到報應。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滿的。愚笨的人不斷地做出微小的壞事,日子久了,整個人就充滿了邪惡。

10. 佛曰: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11.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爲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爲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12.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13. 世間的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的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14. 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非外道,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

15. 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源自:《楞嚴經》

16. 年復一年無量壽,月又一月琉璃光,日日夜夜觀自在,時時刻刻妙吉祥。祝新年快樂!隨忙隨閒不離彌陀名號,順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末學合十,向同參道友恭祝新年快樂日日精進!

17. 欲爲第一火,癡爲第一暗,瞋爲第一怨,此三在世間。——《正法念處經》

佛家悟道禪語2017(二)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3. 諸法共相依止,如草木山河依止於地,地依止水,是一切各各相依。——源自:《大智度論》

4. 飄動的經幡,轉動的經輪,祥和的頌經聲,飛舞的風馬,六字真言的祝福,佛菩薩的保佑。祝福您六時吉祥,身心安樂,法喜充滿!

5. 凡事太盡,緣分勢必早盡。

6. 必須重新站起來,告訴自己,繼續走吧,路途尚未結束——即使重新撿起的`東西已被別人踩得粉碎。包括你蹲下去的時候,散落一地的尊嚴。——七堇年

7. 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同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的擦肩。

8. 若有諸衆生,未發菩提心,一得聞佛名,決定成菩提。——源自:《華嚴經》

9. 傷人之語,如水覆地,難以挽回。

10. 在你貧窮的時候,那你就用身體去佈施,譬如說掃地、灑水、搬東西等,這也是一種佈施。

11. 佛說、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爲色空,周遍法界。

12.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喜無聲,大愛無言。

13. 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14. 凡不是永恆的事物,終究會產生變質、變遷、消失的現象。所以感覺敏銳的人才能察覺出它的不完美。

佛家悟道禪語2017(三)

1. 佛曰:剎那便是永恆。

2. 佛雲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3. 我觀是南閻浮提衆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4. 人好剛我以柔勝之,人好術我以誠感之。

5. 我必須在逆境中努力做到最好。我發現,如果我這樣做的話,情況往往會迅速好轉;相反,如果我試圖逃避或者想把問題趕走,我會變得越來越焦慮,情況也會越來越糟。

6. 一切衆川流,皆悉歸大海,若飯佛及僧,福歸已亦然。——源自:《大般涅盤經》

7. 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後安身立命之處。

8. 大可笑,大可笑!好漢多迷屎尿竅!

9. 是您指引我走出第一步,生命中的第一位"上師",幫助我找到以後的路,謝謝您,媽媽!祝您新年快樂,違緣盡除,身體健康,永遠開心。

10. 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當你的目光落在手機上,我的祝福就會在剎那間被你收藏,無論你身在何方,都願您在新年裏廣種福田,清淨身心,早證菩提!

11. 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12. 享受的若不是自己應得的福分,所得的收穫又是無緣無故的,那麼多是有人故意設下的陷阱,此時若眼光短淺就會落入圈套。

13. 緣起法身偈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14. 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爲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源自:《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