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名言 > 經典禪語 > 修行佛法經典禪語

修行佛法經典禪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43K 次

佛說:笑看花開是一種好心情,靜賞花落是一種好境界。人生無盡的悲歡離合,不過是不同的心路,不同的歷練,在落花的那一剎那,從心底涌出千差萬別的感受。總有些句子會觸動你,歡迎欣賞修行佛法經典禪語!

修行佛法經典禪語

修行佛法經典禪語(一)

1.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

2. 由積廣大施福資,出離凡俗而成佛,往昔諸佛所未度,諸有情衆我當度,我以所有救生業,及施所生諸福善,願證佛位度世間,從煩惱中得解脫,新春吉祥。

3. 送你一尊白觀音,願你清靜無染;送你一尊紅文殊,願你照徹法界;送你一尊黃財神,願你妙手金銀;送你一尊黑護法,願你金剛摧魔。

4. 儒家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佛家講「廣結法緣」,都是提醒我們隨時隨地都要保持平等心,不要跟任何人好過頭。

5.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6. 佛曰:一切皆爲虛幻。

7. 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8. 七佛通誡偈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9. 能控制自己怒意的人,已經打倒了最大的敵人。

10. 不生不滅者,本自無生,今亦無滅,非外道,將滅止生,以生顯滅,滅猶不滅,生說不生。

11.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12. 犯錯是平凡的,原諒才能超凡。

13. 有一種傷叫悲傷,是睫毛再也承受不住淚球的重,輕輕碰到就會滴落。

14. 凡夫志量狹妄,說有難易。離相如虛空,盡契諸佛智。戒相亦如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只自弄花枝,要識病麼?不是別物,只是個執難執易。

15. 看櫻花滿天,悲傷在流轉,卻掩不住斑駁的流年。

16. 所求的衆生都渴求安樂。爲了求得自己的安樂而以刑杖殺害衆生的人,以後不得安寧。

17. 一水一山何處得?一言一默總由伊;全是全非難背觸,冷暖從來只自知。

修行佛法經典禪語(二)

1. 學養,「學」是學問,樣樣都知道;「養」是修養,知道運用什麼方式,待人處世最恰當。所以不管在亂世或者治世,佛弟子與世間聖人君子都會隨機應變,運用善巧方便處世待人接物,但是「真誠心」、「恭敬心」的大原則,絕對不改變。由此可知,無論在何時何地,修行都是成就我們的戒、定、慧。

2.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3. 欲得一如,但佛與衆生一時放下,則無了無不了。

4. 我們個人修學的原則是三福、六和、三學,接觸大眾的時候,則是歷事練心,要遵守六度、十大願王,保持心地清淨,才能夠成就自己的道業。

5. 道生於平和安靜,德生於謙和大度,慈生於博愛真誠,善生於感恩包容,福生於快樂滿足,喜生於健康成就,願道德慈善福喜集您一生!

6. 離俗家與出家相應,去業障與道人相應,去習氣與工夫相應,去煩惱與清淨相應,此數相應,雖然覺得,不如不相應好。

7.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着風和雨。——陸游《卜算子》

8.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9.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無殊。若欲食衆生,先試割身肉。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佈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是故地藏,佈施因緣,其事如是。

10. 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後安身立命之處。

11. 隨心、隨緣、隨性。

12.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13. 其實愛美的人,只是與自己談戀愛罷了。

修行佛法經典禪語(三)

1.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2.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回到幽閨。——劉基《眼兒媚》

3. 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4. 在這個時代要想建立制度非常困難,根源在於世間人道德倫理喪失,誰也不願意服從誰,所以世界秩序大亂,大災難必定會降臨,能夠逃過劫難的人,一定是有大福德之人。

5.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柳永《雨霖鈴》

6. 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讀歷史不是研究學術,而是要看看各個朝代興盛、滅亡的`原因,對於善惡、因緣、果報,人情事理之變化有更深刻的體會,我們要通曉世出世法才能弘揚佛法、護持佛法,否則往往做出毀謗正法、破壞三寶之事,自己還不知道。

7.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爲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8. 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9. 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蝶戀花》

10. 與外不染色聲等,與內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爲證;得證之時不得作證想,名無證;得無證時,亦不得作無證想,是名無無證。

11. 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麼?

12. 該怎樣,就表現怎樣的心,既不矯揉造作,又不虛僞處世,完全是一種真實自我的流露,在這種真我裏心自然解脫自在了。

13. 要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你必須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會死去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