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遇到困難時多想想別的辦法:聰明的回答

遇到困難時多想想別的辦法:聰明的回答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1W 次

遇到困難時多想想別的辦法:聰明的回答

南朝齊國的王僧虔是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孫子。他稟賦優異,尤其是隸書的天賦不同凡響,頗負盛名。

齊高帝也極其喜歡書法。一天,齊高帝召見王僧虔,叫人拿出文房四寶,讓王僧虔現場獻字,以便仔細揣摩、欣賞他的書法藝術。

王僧虔揮毫灑墨,瀟灑自如,一會兒時間,就寫好了一首詩,可謂是字字珠璣,得到文武百官的一陣熱烈掌聲。

齊高帝不甘示弱,馬上拿起筆,寫了一首詩,字跡蒼勁,書法氣勢縱橫,同樣贏得了文武百官的滿堂喝彩。

齊高帝興致極高,即興問了王僧虔一個問題:“朕和你的書法造詣究竟誰更高一籌呢?”

聽到突如其來的問題,王僧虔沒有任何準備,聽後不禁愣了一會兒。他想,從書法的實力來看,齊高帝確實略遜一籌,可是如果說自己優於皇上,這樣皇上必定會認爲顏面盡失。可是,如果昧着良心說自己的書法略差一點,萬一被誤認爲是故意欺騙聖上,豈不也是犯下了欺君之罪,一樣沒有好下場。他左右爲難,一時不知該怎麼回答,甚至文武百官也不禁替他捏着一把汗。

遇到困難時多想想別的辦法:聰明的回答

片刻之後,聰慧的王僧虔畢恭畢敬地對皇上說:“臣的書法,可謂是人臣第一;但皇上的書法,則一定在皇中稱王。”話音剛落,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齊高帝讚賞他答得好,同時文武百官也佩服他答得巧妙。

撫軍譚繼恂爲討好剛上任當湖北總督的張之洞,每到節日時,總主動設宴招待他。不料席間兩人因長江的寬度吵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張之洞認爲,長江寬七裏三,但是譚繼恂說,長江寬五里三。他們認爲自己對,互不相讓,眼看着氣氛越來越緊迫,席間之人誰也不敢出來勸阻。

這時候,座位在末座的江夏知縣陳樹屏答:“兩位大人所說的全對,長江水漲的時候寬七裏三,水落的時候寬五里三。”

這話爲兩人解了圍,兩人捧腹大笑。在面對兩難選擇的困境時,擺脫非此即彼慣性思維的束縛,開拓雙贏的想法,往往會取得皆大歡喜的結果。

只會非此即彼的人是死腦筋,會折中的人是靈活腦筋,能面面俱到的人才真正是好腦筋。解決問題的辦法有很多,若有讓人不知如何選擇的難題,我們應再找其他方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