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充滿哲理的小故事3則

充滿哲理的小故事3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充滿哲理的小故事3則

故事1 不說人之過不見得就好

春秋時期,晏子手下有個人叫高繚。他在晏子手下做了三年的官,一直以來都是很小心,爲人也非常謹慎,爲官3年以來從來沒有犯過錯。

可是突然有一天,晏子沒有任何的原因就把他辭退了。

晏子左右覺得很奇怪,對晏子說:“高繚爲你做事已經3年,從來沒有辦錯事,你不給他獎勵倒也罷了,可是還要將他辭退,似乎太過分了吧。”

晏子說:“我是一個不中用的人,正如一塊彎彎曲曲的木頭,必須用墨斗來彈,用斧頭來削,用刨子來刨,才能做成一件有用的器具。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毛病和缺點,但是如果別人不給予提示的話,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高繚呢,他在我身邊足足3年,看見我的過錯,卻從來不說,這對我有什麼好處?所以,我把他辭退了。”

【感悟】

一個正直的人應該既不諱疾忌醫,也不專做“好好先生”,而應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充滿哲理的小故事3則

故事2 以金贖屍

洧河洪水氾濫,有個富人渡河時淹死了。

有人撈到屍體,拖回家裏藏着。然後讓家人去對富人家的兒子說:“你爹的屍體現在在我家,如果想要的話,就帶着金子來贖。”

富家的兒子聽到以後,就趕緊派人拿着金子來贖,結果那家人說他根本就沒有誠意,嫌帶的黃金太少。於是不同意他們把屍體帶回去。

當時,他們村裏有一個智者,名叫鄧析,富人家的兒子就把這件事情告訴鄧析,鄧析說,“不要慌,屍體是你爹的,只有你們要,別人要他又沒用,放心吧,他不會把屍體賣給其他人的。”

過了幾天,屍體開始腐爛發臭,藏屍體的那個人也發慌了,也來找鄧析。

鄧析對他說:“放心吧,別人是不會要那具屍體的,除了他家,沒有人再會來買這具屍體的。”

就這樣,一家人不買,一家人不賣,結果,屍體也腐爛了。

【感悟】

“操兩可之說,設無窮之詞”,這種否定是非客觀標準的相對主義的詭辯論是非常不可取的。


故事3 只許州官放火

宋朝年間,有個人名叫田登,新任州官。

他專橫暴戾,欺壓百姓,最忌諱別人直呼其名,甚至不準百姓在講話和文章中用到和“登”同音的字,誰有觸犯,毒打勿論。於是,舉州軍民只好把“點燈”說成“點火”。

這一年元宵節來臨,城裏照例要放彩燈。田登爲表示與民同樂,假惺惺地允許老百姓進城觀燈,便吩咐下人在街上到處張貼布告,佈告上書:“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爲避忌諱,“放燈”統統寫成“放火”。

百姓見了一片譁然,都氣憤地說:“只許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是何世道!”

【感悟】

官民之間有着地位上不可逾越的鴻溝,封建統治階級同人民的階級對立和等級差別是不可調和的,甚至在小小的“燈”與“火”兩個字上面也如此鮮明地反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