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李嘉誠爲什麼不讓小兒子進入公司?

李嘉誠爲什麼不讓小兒子進入公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李嘉誠爲什麼不讓小兒子進入公司?

李嘉誠爲什麼不讓小兒子進入公司?

李嘉誠宣佈今年五月份正式退休的事情,大家想必也聽說了,據說,李嘉誠對於退休之後的部署以及其他處理事項已經足足計劃了22年,醞釀了22年。

早在此前,李嘉誠就曾經透露過,自己的上億資產長和系旗下的公司將會有一大部分大兒子李澤鉅繼承,而如今的李嘉誠也已經90歲,已經出任長和系主席46年。

李嘉誠爲什麼不讓小兒子進入公司?

其實早在多年前,李嘉誠就已經開始着重於對大兒子的培養了,包括學歷,見識,已經能力,都是着重培養。而爲什麼他會着重培養大兒子呢。這主要也是因爲大兒子行事低調沉穩,早年李澤鉅曾被綁架,最後綁架之人落網以後,李澤鉅絲毫沒有懈怠,立馬回公司工作,這也使得他從此以後更加低調,以免遭來一些禍事。

而對於次子李澤楷,

其手下也擁有多傢俱有不小規模的公司。想必兩兄弟也不會因爲財產問題而起衝突。

越是富人尤其是富豪,需要注意的就越多,行事低調沉穩的李澤鉅可能更合適繼承碩大的家業,李嘉誠曾經表示,如果100分滿分,自己會給李澤鉅打90多分,因爲是自己兒子,不能打一百分,還有提高能力的空間。而對於次子,行事沒那麼沉穩,這應該也是李嘉誠讓大兒子繼承大部分公司的原因吧。

李嘉誠實際上是運用資源配置的手段,把家族企業的金融資本和實業資本分配給不同傳承人格的兩個兒子,從而把家族企業傳承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的矛盾、爭執甚至官司,在尚未演變爲不可收拾的衝突前妥善解決,完成和平分家。

儘管李嘉誠本人對於傳承問題所說不多,但從李嘉誠對於兩子的不同事業發展安排,不難看出其在傳承這個問題上週密嚴謹的思考脈絡——及早進行分家,讓子女各有努力方向;趁自己仍身壯力健時安排子女接班,讓其有充分學習空間與機會。而傳承的考察部署,從30多年前——20世紀80年代中,李澤鉅與李澤楷先後跨出校門時就開始了。

不同的公開資料皆顯示,李澤鉅與李澤楷兩兄弟儘管年紀接近(一人生於1964年,一人生於1966年),但無論性格、志趣,乃至人生目標與處事作風等,皆頗爲不同。

李澤鉅老成持重、有責任感,其特點是:樂意接受適當的投資額與回報率,進行合理的創新,同時也很在意父親對自己的看法,不願辜負父輩的託付。

李澤楷則表現出敢於冒險開拓和勇於嘗試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其特點是:不願遵從家族規矩和父輩權威,具有強烈的自主精神,同時又非常樂意接受父親的資助來拓展自己的事業。

李澤鉅與李澤楷的差異之大,有如“水火之別”。這些個人特質,相信逃不過閱人無數、善於用人的李嘉誠法眼,所以他並沒強求兩子均加入家族旗下的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而是將繼承父業的重任交託長子,讓他跟在自己身邊,而次子則按其志趣順水推舟,讓其另起爐竈、自行創業。

李嘉誠把家族企業當作投資控股公司,兩個兒子則是人格特點相反、投資風格不同的投資基金經理——李澤鉅傾向於低風險,李澤楷對風險的承受力更高。李嘉誠把兩個兒子分開,令到每個人的潛能儘可能多地發揮出來,把家族資產的潛在價值充分釋放出來,所以分家不是簡單的一分爲二“1 ÷ 2 = 1/2”, 可以取得“ 1÷2 = 22”的效果。

“用分家來傳承,而不是在自己去世後,下一代用訴訟來分家”。李嘉誠曾公開說過,這樣的安排是爲了兩個兒子“可以有兄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