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楊振寧和李政道爲什麼會交惡?

楊振寧和李政道爲什麼會交惡?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6K 次

楊振寧和李政道爲什麼會交惡?

楊振寧和李政道爲什麼會交惡?

因爲楊振寧多次在與李政道合著的論文中糾結姓名排序的問題,這讓李政道感到非常不爽,李政道甚至認爲楊振寧人品有問題,主動和楊振寧決裂的。

楊振寧和李政道爲什麼會交惡?

楊振寧和李政道同爲西南聯大的校友,楊振寧比李政道高了兩個年級。上世紀40年代,倆人先後被派往美國學習深造,並先後進入了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這纔開始有了交集。在芝加哥大學楊振寧和李政道一同工作研究,並聯名發表論文,倆人逐漸成爲了親密的朋友。

1949年,楊振寧來到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工作。在楊的推薦下,李政道於1951年9月也加入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楊和李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這段時間堪稱是倆人合作的“蜜月期”,在此期間楊和李共同發表多篇論文。李政道曾經說過:“我們在一起工作,發揮出我們每個人的最大能力,合作的成果大大多於每個人單獨工作可能取得的成果。”

雖然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這段倆人的合作成果顯著,但也有一件事使得倆人之間開始產生了隔閡,就是關於論文署名的排序問題。他們曾經共同發表了一篇名爲《狀態方程和相變的統計理論》的論文,這篇論文有兩個子標題分別爲《凝聚理論》和《格氣和伊辛模型》。按照國際慣例,合著論文的署名應該以姓氏英文首字母來排列,也就是李政道在前楊振寧在後。但是楊振寧卻要求將《凝聚理論》署名改爲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理由是楊振寧認爲他比李政道年長四歲。出於情面,李政道雖然同意了楊振寧的這個請求,但是心存芥蒂,倆人也因此產生了隔閡並暫停了合作。這件事爲日後倆人徹底決裂埋下了禍根。

後來,李政道離開了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爲的就是想和楊振寧拉開距離。

到了1953年,由於學術上的探討和交流,楊振寧和李政道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在1956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理論”,後來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倆人因此共同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楊振寧再次提出領獎時他希望能按年齡順序排在李政道之前,而他夫人杜致禮(國民黨高級將領杜聿明之女)則想在出席晚宴時讓國王作陪,也就是說,在進入晚宴會場時她要走在最前面,楊振寧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

李政道對楊振寧的這個想法很是驚訝,但李的夫人秦惠箬考慮到大局爲重,勸說了李政道不要因爲這事兒在頒獎禮上和楊振寧鬧翻,最終李政道再一次同意了楊振寧的要求。

諾貝爾頒獎禮領獎順序的事情爲倆人最終決裂火上澆了油,使得李政道對楊振寧心中的不爽堆積,但沒有導致倆人的最終決裂。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1962年5月在美國《紐約客》雜誌上刊登了一篇《宇稱問題側記》的文章,這篇文章講述了楊和李兩人發現宇稱不守恆理論的故事。在文章刊登前,楊和李都收到了來自雜誌社的文章校樣。楊振寧看了之後,提出文章中倆人名字共同出現的地方都要把楊振寧放在前面,另外杜致禮的名字也要放在秦惠箬之前。因爲杜致禮年長一歲。而凡是文章中引用的論文署名“李政道和楊振寧”的地方都作一個加註,說明是出於字母排序的習慣。這件事使得堆積在李政道心裏的不悅徹底爆發,因而和楊振寧徹底翻臉。

這個就是楊振寧和李政道決裂的大致過程,他們對決裂的事情可能有各自的看法,至於孰是孰非恐怕得交由歷史去評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