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曹文軒個人簡介

曹文軒個人簡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1W 次

曹文軒個人簡介

曹文軒個人簡介

導讀:相信不少朋友看過曹文軒的作品,快跟本站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作家曹文軒吧!

曹文軒個人簡介

個人簡介

曹文軒(1954年1月-),出生於江蘇鹽城,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兒童文學作家,中國首位獲國際安徒生獎的作家,現爲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曾推出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根鳥》、《青銅葵花》。2016年4月獲“國際安徒生獎”。2017年3月獲得2016-2017“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7年12月,特殊文體長篇小說《蜻蜓眼》獲得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

寫作主題

曹文軒在成長小說的創作中表達着對少年兒童生存狀態和心靈世界的關懷,以自覺的承擔意識,關注兒童的生存狀態,扶助兒童的生命成長,寫出了內在的人性、人情、尊嚴與理想。曹文軒寫出了人生的困苦與悲愴之情,但絕不沉溺於悲切的情緒氛圍裏,他讓讀者看到即便在生命的低谷或是“絕境”當中,生命依然有它不屈與堅韌的一面,人性依然有它燦爛光輝的美質。

曹文軒的小說以其優美的詩化語言、優雅的寫作姿態、憂鬱悲憫的人文關懷,執着於古典主義的審美情趣。他追求藝術感染的震撼效果,追求文學的永恆魅力,同時也汲取了西方古典兒童文學以安徒生童話爲代表的悲劇精神,因而使作品超越兒童生活題材,進入人的本質生活領域,閃耀着生命人格的灼人光焰。

寫作手法

曹文軒的作品意蘊豐厚,在美學上有多種追求及在表現方式上有多方位探索。放在兒童文學的語境裏,他的兒童小說是寫的。讀曹文軒的小說,讀者不會時時感到說書人的存在。這兒也有敘述者,但不總是橫亙在故事和讀者之間,而是努力把讀者帶到現場,向讀者描繪而非講解,讀者也不只是“聽”而是用自己的全部感覺去感受。能做到這一點,首先即在於作者使用的是標準的書面語言,是隻屬於作者自己的極富個性化的語言,其內容上、美學上的特點都通過這種語言表現出來。曹文軒首先是從作品藝術表現的需要而非抽象化的兒童的接受能力來選擇他作品的詞彙及整個語言表現的。他的作品從詞彙處就是很書面化、文人化的。曹文軒小說首先選擇那些能直接訴諸人的感覺,情感色彩較強的詞,還有特別的組詞方法。還有就是使用各種修辭手段,使詞義向形象情感的方向偏轉,變實用化爲非實用化。

曹文軒小說有許多隱喻和象徵運用得尤爲成功。在曹文軒的筆下,他爲主人公的成長設置了很多被圍困的“異境”,卻又生髮出新的象徵意味。

曹文軒作品的句子普遍較長,或者說長句子較多。具有詩化散文的節奏感和韻律感。長句造成一種從容、舒展的感覺,在同一段落、章節和文本中出現較多的長句,自然使作品顯得厚重。他的小說的句子主要是陳述句,表明他的小說偏重於描繪、敘述,語調相對平穩,較多使用省略號,表明作者有意識地追求敘述的含蓄性。不僅一下子開啓了一個思緒蒼茫的回憶空間,而且給人一種餘音嫋嫋、一唱三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感受。曹文軒小說多描寫性段落,減緩了敘事的速度,也使文本顯得繁豐、厚重。曹文軒小說總體上屬於一種典型的寫實性的文本,黏着性較爲明顯,因而顯得明白曉暢,但又不是那種真正明白如話的通俗性文本。作者在恰當地保持黏着性的同時又拉開句子間的距離,在敘事的縱向上留出適當的想象空間,以便讀者展開想象,在想象中將它們連貫起來。

人物評價

編輯曹文軒曹文軒是一位有所追求的作家,他刻意追求給兒童文學以更大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努力使自己作品中的文學形象具有更豐富的審美內涵。曹文軒對提高作品內容和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和複雜性的嘗試無疑是值得重視的。(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編輯鄭開慧評)

曹文軒一直堅守着“追隨永恆”的美學承諾,反對咀嚼庸常的創作現實,通過自己的作品體證着人性智慧的高貴永恆。(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泉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