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有關青海的感人故事

有關青海的感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給大家講一個特殊家庭的故事。

有關青海的感人故事

這個家庭在北京,

有一個媽媽和102個孩子。

媽媽叫何江萍,

是中華兒慈會益童成長中心的負責人,

102個孩子都在玉樹地震中失去了親人,

他們管何江萍叫“何老媽”。

今年春節前,24個地震孤兒準備回玉樹過年,這也是2010年4月發生玉樹地震之後,他們來到北京九年,第一次回玉樹過年。

這幾天,“何老媽”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她正在爲24個準備回家過年的玉樹孩子們準備年貨和生活必備品。

中華兒慈會益童成長中心負責人何江萍:每人一盒乾果,點心,全聚德烤鴨,北京的土特產。

“何老媽”說,爲了讓孩子們記得家鄉的根,每隔兩年會在暑假送他們回一次家鄉,但回家過年這是九年來的第一次,所以孩子們格外期待。

記者:最想見的是誰?

格來扎西:我弟弟,姐姐。

17歲的格來扎西,父母很早就去世了,爺爺將他和姐姐、弟弟三人送到了玉樹當地的兒童福利院生活。2010年4月14日,玉樹發生7.4級大地震,當地福利院被毀壞後,年邁的爺爺將姐姐和弟弟分別寄養在兩個親戚家,劫後餘生的格來扎西在中華兒慈會的幫助下來到北京學習生活,姐弟三人從此天各一方。回家之前,他想給姐弟兩人買點禮物。

格來扎西:北京(商場)的東西和玉樹那邊的不一樣,材質也是不一樣的。

挑選了半天,扎西決定給他們一人買一條圍巾作爲春節禮物。在益童成長中心,像格來扎西這樣來自玉樹的孩子有102人。他們剛來北京的時候,最大的17歲,最小的才2歲,根據孩子們的不同情況,中華兒慈會安排他們到海淀外國語實驗學校、北大附屬實驗中學等學校就讀。

今年六十歲的何江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加入了益童成長中心,從孩子們來北京的第一天起,孩子們口中的“何老媽”就照顧他們生活起居。

九年過去了,當年邋遢的小男孩已長成俊朗的康巴漢子,忸怩的小姑娘已出落成美麗的藏族阿家拉。在何老媽的細心照料下,19名孩子已經順利考上大學,有的孩子也已經參加工作了。時光飛逝,“何老媽”也步入了花甲之年,眼前的何老媽笑聲爽朗,我們很難將她與癌症患者聯繫起來。

兩年前,“何老媽”被檢查出乳腺癌症復發,擴散到了肝和肺,醫生讓她長期靜養,她卻說“沒時間”。因爲她想盡量多陪一陪孩子們,再爲他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何江萍:特別難受,尤其是那段時間特別腫疼的時候,半個身子不能動的時候,要吃止疼藥。

因爲病情的緣故“何老媽”的身體免疫力日漸下降,感冒三個月都不見好轉,發燒也不見減退,可她說趁着自己還能走得動,想護送孩子們一路回家。

許多孩子一提起“何老媽”的身體狀況,眼眶裏就含着淚水,因爲玉樹地處高原,環境惡劣,他們並不想讓“何老媽”送他們回家。

索南求朋:那邊海拔我害怕,害怕萬一出現問題,那(後果不堪設想)害怕。

仁增卓瑪:老媽你不能冒險,你想看風景我們給你拍,你想看我們,我們可以給你視頻,我們只有一個你。

何江萍:別哭了,以後恐怕想送你們還送不了,以後身體更差了,去西寧都去不了了,抓緊時間還能再跑一趟,可能送你們最後一次。

儘管孩子們死磨硬泡地勸說,“何老媽”還是沒鬆口。孩子們知道拗不過“何老媽”,就打起了明天偷***的想法,於是找來葛佳林商量。

中華兒慈會益童成長中心工作人員葛佳林:老媽能察覺到,我那票就在包裏,反正我到時候我就說票就在這裏面,我說不知道。

列車倒計時鈴響了,久美多傑趕緊把“何老媽”拖下了車廂。

何江萍:我爭取把身體調整好,能多陪伴他們幾年,讓他們都能上大學,然後看到他們大學畢業。

列車緩緩開動了,孩子們在車窗裏和“何老媽”告別,而車窗的另一頭,“何老媽”一邊揮手,一邊也在偷偷地抹去眼角的淚水。

列車徐徐駛出北京西站,這是孩子們離家九年來第一次回家過年。一些孩子的父母在地震中永遠的離開了,此時孩子們回家誰會來迎接他們,接下面的旅程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呢?

回家過年是孩子們盼望已久的事情,一路上,車廂裏充滿歡歌笑語。可是記者注意到,原本急切回家的格來扎西情緒有些低落,他已經有九年沒有見到姐姐了。

格來扎西:想我姐姐,還有我弟弟。我對他們現在很模糊了,有時候就是糾結,跟他們見面了該說什麼。

夜深了,大多數孩子們都睡下了。角落裏的德乾尕毛正在給家人通電話。九年前,尕毛的爸爸被玉樹地震奪走了生命,當時她只有七歲。

德乾尕毛:那天早上我還跟他生氣,那是我唯一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所以我覺得一切都是我的錯。

2010年,在中華兒慈會的幫助下她來到北京,沒過多久,中華兒慈會啓動“愛心助養計劃”,德乾尕毛進入了一個“愛心家庭”。勤奮好學的尕毛成績非常優秀,過去九年,她獲得過多次海淀區“三好學生”和北京市“三好學生”稱號。

德乾尕毛:我覺得我很幸福,地震之後我還多了一個家。

二十多個小時後,列車到達了西寧。孩子們還要轉乘十五個小時的長途大巴才能回到玉樹。轉乘上大巴,也就意味着家越來越近了,雖然路上他們翻過5200米的雪山,有些孩子出現了高原反應,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內心的激動。

索南求朋:就感覺心咚咚,怎麼十幾分鍾那麼慢。

次成:特別心急,馬上就能見到自己的家人了。

格來扎西:激動,特別想把姐弟都聚齊了。

德乾尕毛:倒計時的感覺。

就在尕毛倒數着回家的這一刻,我們的另一路記者已經到達了尕毛的家裏,記錄了一家人準備迎接尕毛的情景。

德乾尕毛的大姐索昂拉毛:做了她喜歡吃的包子,給她煮了肉。

害怕尕毛不習慣藏區生活,二姐還特意爲她新裝了一個熱水器。一邊是歸心似箭的孩子,一邊是翹首以盼的家人。彼此的牽掛,讓回家的路不再遙遠。

經過了兩天兩夜的長途跋涉,孩子們終於到達了玉樹。前來接尕毛的是她的媽媽和八十五歲的奶奶。

孩子們和親人們回家了,記者決定跟隨尕毛去她的家裏看一看。尕毛的家在玉樹市結古鎮,現在的房子在當年地震的原址上重建起來的。得知尕毛回來的消息,親戚們紛紛來到家裏,看望尕毛。

說不盡的家常裏短,家人們體會着難得的團聚時光。此刻,格來扎西已經回到了他姨媽家。地震後,格來扎西的弟弟一直由他的姨媽來撫養,而姐姐一直在和爺爺生活在巴塘草原。

在北京,何老媽每年都會給格來扎西過生日。可是,弟弟卻不知道過生日是什麼樣的?這時格來扎西有了一個念頭,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何老媽”。

扎西平時很節儉,這次他想用自己好不容易攢來的300元零花錢買一個蛋糕,給姐姐和弟弟過生日。買好蛋糕後,格來扎西帶着自己的弟弟從姨媽家出發,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兄弟倆終於見到了九年未曾謀面的姐姐。

皚皚白雪覆蓋的的玉樹顯得格外美麗。此刻,對於闊別故土九年的這些玉樹孩子來說,終於不再有離家千里的思念。

人生不能重來,所以我們無法假設如果沒有那場地震,孩子們的生活會如何,現在能夠篤定的是,地震之後,老家還在,千里之外又多了一個新家。老家裏的親戚是家人,遠在北京的何老媽也是家人,家人在哪裏,家就在哪裏。家是中國人的心靈歸宿,家人是我們的動力來源,一頭是新家,一頭是老家,形成一個愛的磁場,孩子們從中獲得的是更深沉的情感和更強大的力量。

24位久別家鄉的玉樹孤兒在這個春節有了特別的“團聚”。根在玉樹,家在北京。無論生活給了他們多大的考驗,“何老媽”和社會給予他們最大的彌補和關愛。而故事裏我們看到的細節更讓人欣慰,孩子們的努力、懂事和善良成爲了對這些關愛最好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