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經典的傳統美德故事

經典的傳統美德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隨着社會演變和文明的推進,民族傳統美德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得到明確、規範、昇華、豐富和發展。如下爲勵志網爲大家帶來的經典的傳統美德故事,供大家參考。

經典的傳統美德故事

經典的傳統美德故事【1】:韓文救荒

【韓文救荒】

韓文請餉。生死爲輕。負罪發廩。米價以平。

【原文】

明韓文、宋韓琦後也。生時。父夢紫衣人抱送文彥博至其家。故名曰文。歷官南京兵部尚書。歲祲。米價翔踊。文請預發軍餉三月。戶部難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當之。乃發廩十六萬。米價爲平。

人當凶歲。米穀歉收。鉅富奸商。若居奇貨。以待高價。不義孰甚。韓文請發軍餉三月。戶部難之。則自願受罪。竟發廩十六萬。米價因是以平。其真心救荒如是。宜其享耄耋之年。親見諸子貴顯也。

【白話解釋】

明朝時候。有一個姓韓單名叫一個文字的人。就是宋朝有名宰相韓琦的後代。他生下來的時候。他的父親做夢。看見一個着了紫色衣服的人。抱了文彥博到他家裏來。所以替他取個名字叫做文。後來累次做官升到南京的兵部尚書。逢着那一年陰陽兩氣不和調。年成荒歉。米價飛漲得很高的時候。韓文就要請求預先發三個月軍餉。去壓平米價。戶部裏的人不肯。韓文說道。救荒如救火一樣。是急不可緩的。假使有了罪。我就一個人承當好了。於是即刻發了倉米十六萬。果然米價頃刻平了。

 

經典的傳統美德故事【2】:劉寵錢清

【劉寵錢清】

劉寵別任。僅受一錢。出境之後。投於深淵。

【原文】

漢劉寵、爲會稽太守。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及內調。有五六老叟。齎百錢送之。且曰。自明府下車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今逢棄去。故來奉送。寵選一大錢受之。出境。投之於河。後人因名其河爲錢清。

簡除煩苛。禁察非法。郡中即大化。蓋以身作則也。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化亦深矣。有此德政。耆老送別。賚百錢以表微忱。寵勉選一錢。出境即投諸河。名其地爲錢清。永矢弗諼已。

【白話解釋】

漢朝時候。劉寵在會稽地方做太守官。把地方上煩瑣苛刻的事。都除去了。把地方上非法的事。都禁止了。這一郡裏地方上的人。大大的被他感化了。等到朝廷裏把他調進京城裏去的時候。有五六個老年的人。手裏拿了一百個大錢去送給他。並且嘴裏說道。自從你到我們這裏來做官以後。境裏都沒有盜賊了。所以這些狗也夜裏不叫了。人民不爲官事連累。所以百姓們也不看到縣裏的差人了。現在你丟了我們竟要去了。所以我們特地來奉送你。劉寵就在他們手裏、揀了一個頂大的錢拿了。總算受了他們的人情。到得出境的時候。就把這個錢丟在河裏。後人因此把這條河叫做錢清。

 

經典的傳統美德故事【3】:壽昌棄官

詩曰:壽昌離母,歷五十年,棄官尋覓①,骨肉團圓。

朱壽昌是宋朝人,他七歲的時候,生母因爲被嫡母嫉妒,被趕出家門另嫁他人,從此壽昌就和生母分離了。

壽昌從小就失去了母愛,他看到別的小朋友都有母親在身邊,天天噓寒問暖,疼愛有加,就非常思念自己的母親。每到初冬,別人的母親早早爲自己的孩子做好了棉衣,可是壽昌的生母卻不在;當別的小朋友心中有了委屈,可以依偎在母親懷裏撒嬌時,可是壽昌卻不能。試想一下,沒有母親的孩子,是多麼盼望能像別人一樣,可以經常依偎在母親的懷抱裏。

壽昌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他一直努力讀書。後來當了官,雖然生活很富足,可是天下哪有不思念父母的兒子呢?他一直明察暗訪,並且抄經供佛給母親積德。功德還不夠,他就棄官離家,希望能儘快找到母親。他在母親沒有找到之前,一口肉都不吃,說等母親回來之後再好好吃。五十年來夜以繼日地想念母親,相思之情常每每言及就泣不成聲,他是多麼希望自己可以親自服侍母親,讓母親重享天倫之樂啊!可是壽昌屢次多方打聽,都沒有辦法得到母親的下落。

此時壽昌已經上了年紀,家裏人也不放心他,都來勸阻,可是壽昌對家人說:“如果不見到母親,我永遠都不回來。”他遠到陝西尋找母親,意志非常的'堅定,抱定必勝的信心,一定要找到母親,與母親共享天年。

壽昌一人在外,人生地不熟,遇到很多險阻,非常艱辛,可是,困難絲毫沒有動搖他尋母的念頭,相反,他想到和母親分別五十多年都不能團聚,就更加深了尋母的信念。他走到哪裏打聽到哪裏,天天祈禱。到了同州(今陝西大荔縣),天上降下雨,他同一些人在一起避雨,就詢問這些人,當他把母親的一些情況同大家說完後,奇蹟出現了,剛好有人知道他的母親就在這個地方。母親已經七十多歲了,仍然健在,朱壽昌費盡了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母親,他非常高興,就把母親接回家裏,又把同母異父的兄弟都接回家同住。母子相聚,相擁在一起,多少悲歡離合啊!母子倆五十多年骨肉團聚的心願終於實現了,全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朱壽昌與母親分離長達五十多年,在如此漫長的歲月中,他都始終保持對母親的孝思不變,實爲赤誠孝心的真情流露。諺雲“孝感天地”,使蒼天降下雨,讓他有這個機緣找到了母親。

與朱壽昌相比,我們這些爲人子女者,能有服侍孝養父母的機會是何等的幸運!把握住在父母身邊的日子,用心盡孝,莫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苦和悔恨啃噬自心。

他不僅僅如此孝順,而且在當官的時候,也是一個很廉潔的清官。他常常照顧和幫助貧窮人,遇到貧窮人家沒有能力安葬故去的人,都幫助他們順利地把親人安葬。後來朱壽昌的母親過世之時,有許多白鴨在墓邊徘徊。這樣的異相更感動了朱壽昌一家人,從此,他們生活得更和諧、更美滿。

【註釋】①覓:mì,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