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及感悟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及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91K 次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我們時常會受到啓發,對某些事或人產生新的感悟,避免會忘記,不如寫篇感悟的文章,記錄下來吧。那麼,要怎麼寫感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經典勵志哲理故事及感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及感悟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及感悟1

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教授羅伯特科恩斯的“眨眼雨刷”設計技術被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用陰謀剽竊,爲了捍衛自己的發明權,羅伯特科恩斯決定起訴福特公司。這是一場一個人對一個汽車工業巨頭的訴訟,除了他自己,沒有人相信他能贏,以致當年幫他申請專利的朋友都棄他而去。最後,就連一貫支持他的妻子也爲了6個孩子的成長不得不離開他。

在這個過程中,他還遇到了讓人眩暈的誘惑:福特公司做出從40萬美元到100萬再到3000萬美元以私下了結此案的提議!

第一次面臨40萬美元的誘惑時,他的態度非常堅定:“如果讓這些人逍遙法外,我以後還怎麼教育我的孩子堅持真理?”

第二次面臨100萬美元的誘惑時,他的回答是:“可以,但是有一個條件,那就是福特公司要在報紙上公開承認他們剽竊了我的發明。”

第三次,是12年後,6個孩子都已長大。由於他不懈的堅持,被妻子帶走的孩子從誤解到支持,對他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他,也不再像當年那樣不顧一切,而是學會了考慮家人的感受。因此,當福特汽車公司派來的律師告訴他,願意以3000萬美元私了時,他轉身看着正在幫自己整理訴訟材料的孩子們。這時,正值青春期的小女兒帶頭說:“不!爸爸。我們不要!”緊接着,他的大兒子非常堅定地對那個律師說:“請你出去!”

那瞬間,羅伯特科恩斯由緊張轉爲鬆了一口氣,甚至有一點兒得意。很顯然,他無形中爲兒女樹立的堅持真理的榜樣已開花結果。

如果想告倒福特,需要鉅額費用,請不起律師的羅伯特科恩斯只能連續幾年埋首圖書館自學法律,法庭上,則由他自問自答去爲自己辯護。

這一次,羅伯特科恩斯勝利了。他的勝利不僅是個人的,也是一個羣體的。那樣的時刻,那樣的以卵擊石的勇氣和自信會讓你無法不肅然起敬。電影中,法庭外,很多發明專利被侵權的小人物關切地注視着羅伯特一案的進展。他們把他看成自己的代表,羅伯特昂揚的鬥志,爲捍衛自己、捍衛公平正義而堅持的勇氣,讓所有人欽佩不已。對很多人而言,這個成功的代價太大、太不值得了,從經濟上考慮更是如此。但是,那是因爲他們不瞭解成功的真正意義,這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成功或名譽上的成功,這更是道義和信念的.成功,這樣的成功是無價的,它帶給人的不是簡簡單單的成就感,而是做人的尊嚴、價值和意義感。

其實成功沒有懸念,不過就是目標正確+勤奮+頑強+能夠抵禦誘惑。對大多數有志成功的人來說,前三項都還是容易做到的,但是,最後一點就不那麼容易了。因爲,這最後一點往往成爲區分小成功與大成功、短期成功與持續成功的標誌。

環顧當今許多短期成功者,缺乏的多是抵禦誘惑的能力。誘惑之所以難以抵禦,原因在於它直抵人性的弱點。而羅伯特科恩斯的成功就在於他在誘惑面前的執著堅持,從而成就了一個小人物的大成功。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及感悟2

畢福劍剛進中央電視臺沒多久,恰好趕上拍攝一個電視節目。在拍攝之前,部門負責人召集所有參加拍攝的人員開了一個會。在會上,負責人將拍攝的構思告訴了大家,並且請大家都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畢福劍認真地聽完之後,忽然有了一個不錯的構思。可是他想了想,又把話嚥了下去。他知道電視臺裏藏龍臥虎,自己這麼一個新人,沒根基、沒經驗,萬一說錯了,耽誤了拍攝,那就不好了。所以,直到開完會,畢福劍也沒發表意見。

散會之後,畢福劍越想越不甘心,他總覺得自己的那個構思能讓節目變得更好,同時心裏也非常猶豫。畢竟初入職場,自己的建議如果不能讓拍攝變得更好,那多沒面子,而且會不會給大家留下能力不強的負面印象?都說萬事開頭難,如果自己在職場的第一步走不好,那麼以後的路是不是就更加不好走了?

這些念頭一直揮之不去,讓畢福劍頭疼不已。畢福劍不甘心就放棄這麼好的想法,不管多麼難,他都想嘗試一下。最後,內心糾結了兩天的畢福劍一狠心,鼓起勇氣推開了上司辦公室的門,壯着膽子說出了自己對節目的構思。部門負責人靜靜地聽完畢福劍的話之後,淡淡地說道:“這是一個不錯的建議,就由你來負責主要的拍攝任務吧。”上司說完之後,又低下頭繼續忙着工作。過了一小會兒,上司有些驚奇地發現畢福劍還站在原地,於是好奇地問他,爲什麼沒離開?

畢福劍笑着問上司,這個節目的事情就這麼決定了?上司環抱着雙臂靠在椅子上樂呵呵地看着畢福劍:“我說的還不夠明白嗎?”畢福劍沒想到困擾了自己兩天的問題,就這麼輕鬆地解決了。驚喜萬分的畢福劍回過神來之後連忙向上司告別,樂顛顛地跑出了辦公室。

在接下來進行的拍攝中,幾乎沒有什麼經驗的畢福劍忙得不亦樂乎。他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節目的拍攝中,沒想到竟然出人意料地順利。不久之後,節目拍攝成功,播出之後也廣受好評。作爲節目的主要創作人員,畢福劍得到了上司的表揚和同事們的讚賞。在上司誇獎他的時候,畢福劍愣了半天,他沒想到自己當初覺得那麼難的事情就這麼簡單地取得了成功。

這件事對畢福劍的觸動很大,他開始靜下心來反思整個事情。他發現,其實給初入職場的自己造成麻煩的並不是別人,恰好是自身過多的顧慮。在沒做一件事情之前,他考慮得太多。而想得越多,就越覺得事情難辦,自己還不想放棄機會,所以就只能在掙扎中感受着巨大的痛苦。而實際上,事情遠沒有想的那麼難,自己苦苦思索了兩天,權衡了利弊,可是上司只說了一句話,一切就順利進行了。由此可見,是自己太多的顧慮牽絆了自己,如果把這些用在顧慮上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那事業會發展得更快。

從此之後,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畢福劍一旦做出決定,絕對不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不管壓力多大的工作,只要有機會,畢福劍立刻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因爲能力出衆,再加上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闖勁,畢福劍很快就成了電視臺裏的業務骨幹,後來更是一步步從後臺走到前臺,成爲了全國著名的主持人。

憂慮是一個放大鏡,它可以將困難無數倍地放大,讓人失去正常的判斷,陷入極度的惶恐和不安中,從而影響生活和工作。世上的事情,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年輕人初入社會,彼此之間能力的差距非常小,而心理上的差距卻非常大。成功的人,未必在能力上比你強,可卻一定是在心理上比你敢想敢幹而且不被憂慮所控制。放開心胸,大膽去做,只要你敢放手去搏,就一定能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及感悟3

20xx年6月6日,中央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王小丫,做客北京師範大學英東學術會堂。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爲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們講述了自己的工作經驗。

王小丫原就讀於四川大學經濟系,畢業後被分到一家經濟類報社上班。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報社領導竟然把她派遣至通聯部去抄信封。

當時,她感到很失望,甚至是絕望,大學畢業怎麼就幹這個誰都能幹的工作啊?雖然一時有些想不通,但她還是好好去幹了。3個月之後,她寫信封寫得又快又好,快到一個人能夠完成3個人的工作量。

領導看她表現十分突出a,就過來問:“想不想幹點兒其他工作?”

從此以後,她先後成了文摘版、理論版和副刊的編輯……這樣一路走來,王小丫最終成爲了深受大家歡迎的主持人。

通用汽車公司的一位人力資源負責人曾經這樣說過:“我們在分析應徵者能不能適合某項工作時,經常要關注他對目前工作的態度。如果他認爲自己的工作很重要,我們就會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使他對目前的工作不滿也沒有關係。爲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如果他認爲目前的工作很重要,他對下一項工作也會抱着‘我以工作成就爲榮’的態度。我們發現,一個人的工作態度跟他的工作效率確實有很密切的關係。”

種子心態更可貴,它往往比金子擁有更大的能量,可以帶來更大的財富。金子可能被蒙塵,沙子可能被吹散,但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

淘金者需要勇氣和冒險,方可有得;播種者需要耕耘和澆灌,必定有收穫。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閃亮的金子,但每個人都是希望的種子。金子是被動的,等待別人發現,如果沒有被開採,就會被永遠埋沒;種子是主動的,可以自己發芽,只要有空氣、陽光和水分,就能破土而出。

經典勵志哲理故事及感悟4

他出生在保加利亞,十來歲時,已經知道自己身上流淌着土耳其民族的血。

他問父親,爲什麼我們不回自己的祖國?

父親說,還不到時候。

13歲時,父親將他送進舉重館。由於道路坑凹難走,父親一路揹着他。到了舉重館,父親說,孩子,等你練好了,爸就帶你回家鄉。

他第一次接觸舉重器械,在教練的指導下,試舉了幾次,因動作不到位,扭傷了手腕,再抓器械,徹骨地疼。

回到家裏,他對父親說,爸,我不練了。

父親問,爲什麼?

他摸着自己的手腕說,太苦了,我受不了。

父親看看他紅腫的手,找了些鹽水,給他洗着,始終沒說話。

第二天早上,他還在睡夢中,就被父親拽了起來。他本不想去,但是父親背起他,就往外走。

到了舉重館,他只好忍痛訓練,練了幾次,就坐在椅子上休息,教練問起,他就說手腕疼,或者剛練過。接連幾天,他都這樣應付着,所以,一臉的輕鬆。

父親看出苗頭來。之後,父親將他背到舉重館後,就不走了。因爲父親的存在,他無法偷懶。

父親天天來,他發覺了一件事。由於舉重館屬於開放訓練,平時也有不少觀衆,來參觀的人見了父親,都投來歧視的眼神。父親身材矮小,像個侏儒,他遺傳了父親的基因,雖然13歲了,看上去也只有七八歲的樣子。不過,他是孩子,不像父親那麼引人注目。

但是父親穩穩地靠牆坐着,對那些刺人的目光,視而不見。兒子走到父親身邊,低聲說,爸,你感覺到那些目光了嗎?父親“嗯”了一聲,說,你練你的,別管這麼多。

兒子本想提醒父親,讓他知羞,以後就不來監督了,他便可以得到自由,沒想到,父親看上去一點也不在乎。

兒子眼珠一轉,想了個主意。

那天,父親背兒子回家的路上,突然從旁邊蹦出幾個孩子來,他們圍着父親一圈圈地轉着。一個孩子說,瞧你,一個大人,個頭還不如我高,是不是和兒子一樣,現在還在吃奶?一個孩子說,這麼醜陋的父親,還拋頭露面,爲什麼不在家裏呆着?一個孩子說,你知不知道,舉重館的觀衆都是爲了看你去的?

他看到,父親臉上的肌肉顫抖着,渾身哆嗦,差點閉過氣去。回到家裏,父親蹲在地上,嗚嗚地哭起來。母親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說,有幾個孩子,侮辱爸爸。

父親突然跳了起來,指着他說,無論外人怎麼侮辱我,我都不難受,可是你……我從你們的眼神中看出,那幾個孩子是你叫去的,你這樣做才讓我傷心。

他低下了頭,的確,那幾個孩子是他喊去的,目的是刺激父親,以後不再留在舉重館。

母親聽後,將他拉到身邊,說,孩子,知道爲什麼父母來到保加利亞嗎?其實真正的原因是不堪忍受家鄉人的侮辱,你現在還小,等再大上幾歲,就能切身感受到了,父親把你送進舉重館,就是想讓你成爲一個巨人,一生中不受到外人的歧視。

他的心驀地一震。不用再大上幾歲,他突然就感受到了。父親之所以用心培養他,無非想讓他用成就去彌補身體上的缺憾,他現在畢竟還是個孩子,一旦成年後,矮小的他會像父親一樣,難以在人羣中立足。

從此,他努力訓練,不斷增加着抓舉和挺舉的重量,小小的身軀內積蓄着無窮的力量。

l5歲時,他就打破了當時的世界紀錄,沒有人再輕視這個袖珍孩子,只要他一出場,觀衆便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甚至成爲無數家長教育子女的範例,而他的父親,也成爲英雄的父親。

19歲時,他隨父親回到了土耳其。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21歲的他再次打破了抓舉和挺舉的世界紀錄,並輕鬆奪冠。雖然他只有1。47米的身高,卻被稱爲舉壇小巨人。

他就是土耳其舉重運動員奈姆蘇萊曼諾古。

奧運會後,身材矮小的奈姆,無論走在街上,還是出現在公衆場合,都會聚焦一雙雙欽佩和崇拜的目光。奈姆品嚐了被人景仰的感覺,也正因此,他更加深愛自己的父親,是父親忍辱負重,用半生的心血,把他背上了人生之顛。

自卑是成功的絆腳石。一個人,無論先天條件如何不足,只要不看輕自己,不斷地錘鍊自己,就能奮發向上,成爲人人崇敬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