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1

路遙從不“吃虧”

當代作家路遙七歲時被過繼到了大伯家。膝下無子的大伯對路遙視如己出,雖然家境異常貧寒,但堅持送路遙上學。懂事的路遙自然不會辜負大伯的期望,在學校努力學習功課,一回到家就搶着幫養父母幹活。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

十幾歲時,路遙每天放學都會和小夥伴們一起到後山割豬草。有一次,手腳麻利的路遙很快就割好一大捆豬草,正打算坐下休息時,身邊的同伴突然捂着肚子表情痛苦地蹲了下來。

“怎麼回事?肚子疼嗎?快坐下休息一會兒吧。”路遙見狀忙關切地扶同伴坐下。

“可是,我還沒割完豬草。”同伴皺着眉頭爲難地說,“回去娘一定會罵我的……”

路遙笑着擺擺手:“沒事,我幫你割。”不大一會兒,路遙又割了一捆豬草,扶起同伴一起回家。

路遙的一個好友聽說此事後,憤憤不平地說:“你上當了,他經常裝肚子疼騙別人幫他幹活。唉,又讓他佔便宜了。”

“我沒覺得他佔了便宜。”路遙平靜地說。看着好友疑惑的目光,路遙接着說:“即使他是假裝的,肯定也會有原因,或是累或是不願意做,所以不論真假,在那一刻他都需要幫助。我幫助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心裏很高興很充實。既然我都不認爲自己吃了虧,他又如何能佔着便宜呢?”聽了路遙的話,好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在以後的日子中,路遙一直秉承這樣的理念,一如既往地幫助別人,從來不認爲自己“吃虧”。而這不僅爲他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經驗,也爲他贏得了良好的人緣。

其實,“吃虧”與否向來不是絕對的,正如路遙所說,如果不認爲自己吃了虧,別人也就一定沒有佔着便宜。這句簡單的話背後恰恰透露出了路遙寬容、善良的品質以及豁達、淡然的人生態度。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2

在我的成長路上,有快樂也有煩惱。當我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就獲得一次又一次的成長機會。這其中,有一件事令我難忘,它讓膽小又害羞的我漸漸變得勇敢又開朗。

有一次,學校組織演講比賽,主題是數學家學習故事。我很想參加比賽,但又擔心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出醜。回家後,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媽媽。“加油,重在參與嘛,不用怕出醜,大家不會笑話你的。”媽媽鼓勵我。第二天,我鼓起勇氣報名參加了比賽。

接下來的準備過程中,在媽媽的幫助下,我找到一篇簡短又精彩的故事。每天放學回到家,我都在練習背誦這個故事。我還找來媽媽充當觀衆,反覆地模擬演講比賽。

期盼已久的正式比賽終於來了。比賽前,老師開始排序號,我是4號選手,上場次序還挺靠前的。臨上場前,我心跳劇烈,緊張得手心都出汗了。這時候,我回想起媽媽陪我練習的情景。我在心中反覆默唸:一定不能讓媽媽失望!

終於到我了。我平靜地走上講臺,開始繪聲繪色地講起故事。故事講到一半的時候,我突然感覺大腦一片空白,忘記了接下來的臺詞。怎麼辦?怎麼辦?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很快平靜下來。這時候,故事的場景又浮現在我的腦海裏,我很快就用自己的語言把內容組織了一下,把這個故事講完了。最後,靠着勇敢和機智,我不但順利完成了演講,還獲得了三等獎。

這次的經歷讓我受益匪淺。我知道,只要有耐心,有勇氣,微笑面對困難,敢於挑戰自我,就能不斷地超越自己!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3

1997年7月,許惠東從南通電大市場營銷專業畢業後,當過記者,做過政府宣傳幹事。當時,許惠東看到幾位兒時的同伴做牀上用品生意發了財,便萌生了經商的念頭。

於是,許惠東着手考察牀上用品市場。在他們當地,大衆化牀上用品利潤小但銷量大,精品牀上用品利潤高可銷量小,做這兩種產品的人很多,再想進入分一杯羹比較難。利潤高、前景看好的外貿牀上用品卻沒有人做。

通過對從業者的調查,許惠東發現,做外貿牀上用品因業務量大、時間緊、動手能力要求高、資金佔用也大,一般人不敢涉足。生性不甘平淡的許惠東決定,藉助本地豐富的紡織加工業勞動力資源,闖一闖外貿牀上用品這個領域,把這個市場漏洞填平。

由於外貿加工業務只與法人企業發生業務往來,而自己暫時又沒錢成立公司,於是他找到通州市工藝繡品廠掛靠。之後,他通過互聯網查閱了相關信息,很快找到了牀上用品外貿加工合作伙伴。到20xx年,許惠東已經積累了50萬元資金,他的家裏也蓋上了三層小樓。

看到許惠東賺了錢,當地很多人迅速加入這一行業。一年下來,許惠東的生意大受衝擊。面對此情此景,許惠東選擇了退出,但他相信自己的創業之路不會就此終結,新的機會還會有的。

20xx年9月,許惠東在電視上看到:南通市一位老太太靠織補帶領全家走上致富路,創下了近百萬元資產。許惠東很感興趣,但自己能抓住嗎?

許惠東回想起發生在自己表哥身上的一件往事。那次表哥一位客戶的名牌西服被煙燙出了洞,6000多元的西服扔了可惜,可穿着又不雅觀。所以,他就花了60元去北京洗染總店織補,居然補得絲毫看不出痕跡。事後,表哥感嘆:“我們從南通拿貨到北京,風裏來雨裏去,一套500多元錢的牀罩才賺10元。人家補個洞就掙60元,這生意不錯。”表哥放棄在北京的牀上用品經營,轉行回南通做起了服裝織補。

想到這裏,許惠東立刻到南通向表哥取經,並開始調查。他發現服裝美容除了織補技術外,還包括服裝翻新改色、服裝改型。

許惠東天真地掰着手指頭自言自語:“那位老太太前輩靠一門技術就掙下百萬元,我要是‘三項全能’豈不是至少能賺300萬?”於是,他開始耐心地跟着表哥學起了服裝織補技術。

慢慢地,許惠東感覺到僅依靠表哥現有的技術經驗很難有所突破,“三項全能”的另外兩項染色、改型技術必須要靠自己摸索了。於是,他開始求助於書本上的理論知識。

那段日子,許惠東的裝扮就像小丑一樣,身上的衣服全是各種各樣的補丁,染得五顏六色。自己的衣服幾乎都被他當成試驗品了,連上千元的西服都不放過,經常可以看到他和幾位老婆婆坐在一起研究織補衣服的竅門。就這樣半年下來,許惠東的服裝美容技術基本具備“三項全能”的條件,一般的疑難問題只要經過他的手都可以迎刃而解。漸漸地,他在當地的名氣越來越大,人們還送給他一個美稱—“如意師傅”。

20xx年11月,許惠東辭別表哥,到安徽省宿州市投資幾萬元,在一家大型商場設立了自己的服裝美容專櫃。

此後許惠東又設計了一個更大的計劃,因爲通過對現有小店加盟模式的考察,他又找到了加盟模式的漏洞。設計出了四個支點的加盟模式——“培訓宣傳+直營驗證+個人加盟+商場合作”,以此來穩步走出一條長遠賺錢的道路。

20xx年5月,安徽、江蘇市場全面打開,數百人接受了許惠東的培訓。如今,許惠東的加盟店已經達到40多家。三年的時間,這個服裝美容生意爲他增添了上百萬元的新財富,幾十家加盟店個個贏利。

“不管什麼行業,總還是有漏洞可找的。每一個項目的不同環節也是有漏洞可挖的。每補一個漏洞,你就能獲得一個新機會,或者是給原來的項目增加更高的含金量。”許惠東堅信,新的機會仍在等待他的挖掘。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4

歐陽震華在TVB電視劇裏經常出演律師或者警察這樣的糾紛平息者,但在解約傳言流出之後,他成了糾紛的當事一方。

54歲的歐陽震華眼睛圓亮,頭大而圓,體胖,再加上頻繁出演各種“鄰家好男人”角色,曾獲得一個親暱稱號——歐陽胖胖。因爲酷似加菲貓,人且好相處,歐陽胖胖也被喚作“加菲華”。

TVB高層樂易玲一句“有合適的再找你”,被看做一道“解約令”,激怒了歐陽震華。“我要討回公道!”他憤憤不平。

聽聞這位33年的“忠臣”、“收視福將”和“開心果”要被TVB棄用,網民驚呼:“TVB瘋了!”

近些年,歐陽震華雖也轉往內地發展,但每年都會在TVB拍一部劇。他對這個家鄉電視臺的感情複雜,前10年本名歐陽耀泉的胖胖還是默默無聞的小龍套,後20年主演的戲則幾乎部部火爆。

1980年代的TVB美女帥哥扎堆,相貌平平難演主角,演配角又身材太高,歐陽只好演一些家丁、乞丐或和尚,或乾脆躺下做一具安靜的死屍,在10年漫長的跑龍套生涯中,“演的死人多過活人”,與他同在一個藝員培訓班的梁朝偉,早在出道之初就擔綱主角,一直到近年因爲喂鴿子和寫作影評而持續紅下去。

香港人信風水和改名轉運。在大師眼中,歐陽耀三字屬火,泉屬水,水火不容,大師提議他起一個帶震的名。據說“震華”是要把當時的當紅小生劉德華、黃日華、吳啓華都從TVB震走。咧嘴笑時,歐陽震華會露出兩排潔白齊整的牙齒,大師稱這張嘴和牙將有運行。歐陽震華的嘴脣紅潤厚澤,在寬厚的鼻頭和闊大而圓潤的下巴映襯下,顯得不厚不薄不大不小,即便雙脣緊閉,也常給人以笑感,這在傳統的相學觀念裏被視爲有福之相。“但當時我還在行黴運,何時才行到落嘴?”歐陽震華半信半疑。

1990年代的輕喜劇風潮中,歐陽震華等來了機會。TVB監製鄧特希挖掘了這張表情豐富富有喜感的圓臉。1992年,在《壹號皇庭》中,歐陽震華剪掉長髮留起平頭,他戴一頂羊毛假髮,穿上黑色律師袍,在法庭內外碎嘴損人,嬉笑怒罵,機智大律師餘在春頓時紅遍香江。《壹號皇庭》順勢拍了5輯,女主角換了一撥又一撥,歐陽震華卻始終穩坐男一號位置。此後,他成了法官、律師或警察專業戶,他將這些快嘴鬼才演得歡快自然,彷彿這個人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鄰家男人,他在你身邊笑在你身邊鬧,而不是遠在天邊只可仰望。

“正因爲我長得夠普通,所以部部電視劇都找我……最重要的是我長得不帥,做什麼誇張的表情都可以。”歐陽震華這樣總結。

歐陽震華演繹的一些男人幾近完美,工作認真細緻冷靜機智,生活幽默體貼細心浪漫,有愛好有品位會廚藝,喝嫖賭毒樣樣絕緣。

歐陽震華抗拒吻戲,有人說是因爲太太,他的太太是澳門前賭王傅老榕的孫女傅潔嫺,傅家家族資產達80億港幣(沒有TVB合約也沒人會餓肚子)。歐陽震華則解釋稱,“如果演得認真,就會讓人家覺得是在‘吃豆腐’;如果演得不認真、很假,又過不了自己這一關”。在戲裏,他的女搭檔幾乎囊括了TVB所有女花旦。

但香港不只有這麼一個微胖好男人。部分觀衆常將他與演員劉青雲弄混。有人曾在貼吧問,歐陽震華和元華合作的電影叫什麼?“那是元華和劉青雲演的《阿呆拜壽》。”跟帖者答。

兩人的混淆多半因爲同樣多肉的上眼皮。如今活躍在電影圈的劉青雲膚色更黑,臉部輪廓更清晰也更冷峻,額頭上還有幾條橫紋,並不愛笑的劉青雲顯得有幾分木訥,而常年在電視圈打拼的歐陽震華看起來歡快多了,他光滑的額頭上雖看不到皺紋,但更靠後的髮際線和越發稀疏的短髮還是在昭告年華的日漸老去。

2013年春節,歐陽震華曾因急性肺炎入院緊急治療,當時醫生說有成爲植物人的風險。

“解約門”發生後,有言論指歐陽震華的意外出局不乏TVB高層內鬥的因素,但樂易玲很快否認了解約,稱這只是“言語上的誤會”,她解釋這樣說是因爲擔憂歐陽震華的身體。最終,TVB留下了歐陽震華,雙方正商談續約細節。

TVB並非歐陽震華的唯一選項,而在各種內地劇和美日韓劇的壓力下,TVB也需要新鮮面孔去搶奪新生代觀衆。不管“解約門”背後是否暗含無奈、誤會或高層內鬥,但至少結局看來是愉快的,唯一的懸念,就是歐陽震華又要爲劇迷奉獻啥新戲了。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5

保羅·格蒂是著名石油大王,曾經的世界首富。然而,誰也不知道,他創業之初卻在一家小公司裏,也正是這個小公司對他以後的商業生涯產生了重要影響。

他工作的這家小公司剛剛註冊成立,沒有過多的資金應聘高管,因此,招來的員工基本上都是應屆畢業生,從零開始起步。大家都是新人,來這工作以後都很拼,都希望自己能博得領導的賞識。可半年後,因爲競爭導致公司氣氛越來越差,一開始員工私下裏互相議論,最後變成了互相攻擊,嚴重影響了工作。

這時,公司新換了一位經理。一個月後的一天,經理就團結一致的問題給大家上了一課,強調只有保持公司的團結,這個新公司才能經受風雨,纔有發展。課後,他送給每名員工兩面鏡子,一個望遠鏡和一個放大鏡。並讓大家思考,這兩面鏡子的蘊含意義,並用簡短的一句話概括。大家紛紛猜想經理的用意,並根據自己的理解,用一句話做了概括總結。有的說工作應該仔細,有的說眼光應放長遠,有的則說公司應該放大自己加強宣傳……

經理看到保羅·格蒂的那句話時,不禁眼前一亮,不久後他便宣佈:保羅·格蒂任人事部主管。大家十分詫異,爲什麼突然間決定讓保羅·格蒂當主管,要知道,他是公司來的最晚的一個新人啊?經理看出到了大家的疑惑,對大家說:“我的決定,只是看了保羅·格蒂的那句話。雖然很突然,但我相信我的選擇沒有錯,他肯定進行了深遂的思考,我爲他而驚喜。”

所有員工都在想着保羅·格蒂那句話是什麼,併發出了強烈的質疑。這時,經理亮出了保羅·格蒂的答案:拿望遠鏡看別人,拿放大鏡看自己。他對員工說:“我們是新成立的公司,大家都很努力,可也正是這種心態,造成了競爭上的失衡,相互排斥,相互擠兌,這將嚴重影響公司發展。其實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看到別人的優點,看清自己的缺點,這是我們公司發展的關鍵,這也是我最擔心的問題……”

經理沒有看錯保羅·格蒂,上任的他迅速打開了工作局面。後來,他又輾轉多家公司,但每到一處,都堅持踐行拿望遠鏡看別人,拿放大鏡看自己這句職場生存哲理,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6

小時候,我總覺得在飯店吃完飯打包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可有一次,媽媽的態度改變了我對打包的認識。

有一次,我和媽媽還有幾個阿姨一起去吃飯,吃完後媽媽就叫服務員打包,我瞄了一眼桌上的殘羹冷飯,覺得媽媽的行爲很丟人。我便急躁起來說:“媽媽不要打包,多丟人。”可是媽媽理都不理我,我覺得一下子好沒面子,臉漲得通紅,低着頭坐在那兒如坐鍼氈,希望這場聚會快點結束。直到打包完,媽媽見我還在那裏苦悶,就對我說:“你的老師沒教過你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嗎?你那首《憫農》的古詩不是很會背嗎?難道這只是表面功夫?”見媽媽麼越說越厲害,我羞極了,立即叫媽媽小聲點,我用餘光瞅了瞅別人,他們都看着我這一邊,彷彿都在看我出醜似的。

回家的路上,我一句話也不跟媽媽說,還在生她的氣。回家後,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你知道嗎?農民伯伯種田的不容易,你以前學的古詩《憫農》就是寫出了辛苦;還有報紙上,新聞裏報道的,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在捱餓,甚至有許多孩子因爲沒糧食而餓死……”說得我臉上白一陣紅一陣,我鼓起勇氣說:“媽媽打包的那些,我明天一定把它們全部吃完。”

從此,我再也沒有浪費一點糧食。別人浪費,我也會說服他,這件事成了我成長道路上刻骨銘心的事。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7

法國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現出了出衆的聰明才智。只要是他讀過的書,不管是什麼人何時問起,他都能夠倒背如流。而且他愛好廣泛,不但熱愛讀書背書、寫詩作文,還喜歡踢足球、彈鋼琴、修理汽車、去燒烤店學習製作燒鵝,甚至是去鄉下種菜。

有一天,莫泊桑跟舅父去拜訪他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舅父想推薦福樓拜做莫泊桑的文學導師。可是,莫泊桑卻驕傲地問福樓拜究竟會些什麼?福樓拜反問莫泊桑會些什麼?莫泊桑得意地說:“我什麼都會,只要你知道的,我就會。”

福樓拜不慌不忙地說:“那好,你就先跟我說說,你每天的學習情況吧。”莫泊桑自信地說:“我上午用兩個小時來讀書寫作,用另兩個小時來彈鋼琴,下午則用一個小時向鄰居學習修理汽車,用三個小時來練習踢足球,晚上,我會去燒烤店學習怎樣製作燒鵝,星期天則去鄉下種菜。”說完後,莫泊桑得意地反問道:“福樓拜先生,您每天的工作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福樓拜笑了笑說:“我每天上午用四個小時來讀書寫作,下午用四個小時來讀書寫作,晚上,我還會用四個小時來讀書寫作。”莫泊桑不解地問:“難道您就不會別的了嗎?”福樓拜沒有回答,而是接着問:“我還想問問,你究竟有什麼特長,比如有哪樣事情你做得特別好的?”這下,莫泊桑答不上來了。於是他便問福樓拜:“那麼,您的特長又是什麼呢?”福樓拜說:“寫作。”

原來特長便是專心地做一件事情。莫泊桑下決心拜福樓拜爲文學導師,一心一意地讀書寫作。莫泊桑一生共創作出了中短篇小說約300篇,長篇小說6部,遊記3部,以及許多關於文學和時政的評論文章。他的《羊脂球》更是得到了世人的好評,最終取得了跟他的文學導師福樓拜同樣豐碩的成果。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8

她出生在成都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6歲的時候,父親看她的身體素質不錯,就將她送到了四川省青年網球隊去學習網球。剛接觸到網球的她,馬上就迷上了這項運動,於是她學得很刻苦。她渴望自己能夠進入專業隊。年紀小小的她便加倍努力。有一次,在聯繫蹲跳時,她的膝蓋受傷了。教練讓她休息,她卻說:“既然我的膝蓋受傷了,那我就進行手臂訓練吧。”於是,她就練起了手臂力量。就這樣,她憑着一股拗勁,進了專業隊。9歲那年,她就拿下了成都少年兒童網球比賽的冠軍。

就在她的網球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她、父親和教練卻焦急起來,因爲大家發現這麼長時間來,她的身高一直在原地踏步。身高是一個網球運動員身體素質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進入省隊,身高成爲了選拔的硬指標。她的身高根本無法達標,她陷入絕望之中。這天,她的恩師蔡洪玲把她帶回自己家裏,蔡洪玲的丈夫拿出了一張張德培的照片,對這個絕望中的小姑娘說:“張德培在身體條件上和歐美選手也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最終還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你也可以做到的。”小姑娘的眼睛一亮,然後拿着張德培的照片回去了。從此,那張照片一直伴隨着她從絕望中走了出來。恩師蔡洪玲爲她拼命爭取,對她的要求就是:刻苦訓練,拿出最好的表現闖過層層選拔。她開始了執著的努力,她憑藉着勝人一籌的移動和高超的技戰術能力,最終克服了身高的劣勢,進入了四川省網球隊。在那幾年中,張德培的海報一直陪伴着她,每當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她總是看着畫上的人激勵自己:“先天的條件不算什麼,只要肯努力,醜小鴨也能飛翔”。

就是憑藉着這一份堅韌和努力,她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她被選入了國家隊,然後一舉成爲第一個進入大滿貫單打16強的中國人,成爲了第一個獲得大滿貫成年組冠軍的中國人,她更成爲了網球球員中奪冠最多的人。

正當她一帆風順鬥志昂揚的時候,命運又和她開了一次大玩笑。爲了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她一直馬不停蹄地參加着世界各地的比賽。僅一年,她就打了一百多場比賽。有一個統計顯示,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她跑了八個比賽地,打了50多場比賽。她一年網球鞋要穿壞20到30雙,有時候一週就得換一雙球鞋,坐飛機最多的時候達到一次20多個小時,有時候連時差都沒有倒過來就要上場參加比賽。由於強度過大,她的腳踝出現碎骨,連軟組織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她不得不退出了溫網和美網的爭奪,安心養傷。面對即將到來的北京奧運會,她心急如焚。

還好,她的傷勢慢慢地好了起來。只不過,奧運會給她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她要找回狀態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奧運賽場雖然就在北京,但是卻又是那麼的遙遠。腳病一好,她就立刻回到賽場,投入到了訓練當中。經過刻苦的訓練,她又找回自己的狀態。

在剛剛結束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的女單比賽中,她一舉擊敗了包括世界排名第一的伊萬諾維奇在內的頂尖高手,一路殺進四強,創造了奇蹟般的成績,開創中國女網新紀元。她讓“女網精神”第一次成爲“中國體育精神”的代名詞!

她就是我們的網球金花——鄭潔!

她的成功告訴我們,天分不是最重要的。你即使沒有過人的天分,但是隻要有過人的努力,一樣可以創造奇蹟。一隻醜小鴨,只要努力去揮動翅膀,也可以像天鵝一樣在無邊的天際翱翔!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9

唐太宗貞觀年間,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裏,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子。它們是好朋友,馬在外面拉東西,驢子在屋裏推磨。貞觀三年,這匹馬被玄奘大師選中,出發經西域前往印度取經。

17年後,這匹馬馱着佛經回到長安。它到磨坊會見驢子朋友。老馬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歷:浩瀚無邊的沙漠,高入雲霄的山嶺,凌峯的冰雪,熱海的波瀾……那些神話般的境界,使驢子聽了大爲驚異。驢子驚歎道:“你有多麼豐富的見聞呀!那麼遙遠的道路,我連想都不敢想。”“其實”,老馬說,“我們跨過的距離是大體相等的,當我向西域前進的時候,你一步也沒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遙遠的目標,按照始終如一的方向前進,所以我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你被矇住了眼睛,一生只圍着磨盤打轉,所以永遠也走不出這個狹隘的天地。”

1900年,人們經常看到一個大約10歲的黑髮小男孩在倫敦各大劇院的後門外等待。他看上去十分飢餓,但那雙藍色的眼睛卻透着堅定,他期望在演藝圈找到工作。他能歌善舞,儘管自己的童年痛苦艱辛,他卻懂得如何讓別人歡笑。他三十歲時成了世界上最棒、最有名、最受青睞的喜劇演員,他受到了國王般的禮遇,人人都想和他謀面,和他合影的人中甚至還有丘吉爾、愛因斯坦和甘地這樣的名人。在耀眼的電影新世界,他幾乎成了皇家級的人物,他就是世界喜劇之王——查理·卓別林。

在法國里昂,一位70歲的布店老闆快要不行了。臨終前,牧師來到他的身邊。布店老闆告訴牧師,他年輕時很喜歡音樂,曾經和著名的音樂家卡拉揚一起學吹小號。他當時的成績遠在卡拉揚之上,老師也非常看好他的前程。可惜20歲時他迷上了賽馬,結果把音樂荒廢了,否則他一定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

其實,芸芸衆生中,真正的天才和白癡都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可是,這些人在走過漫長的人生之路後,有的功蓋天下,有的卻碌碌無爲。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羣人,爲何他們卻有着如此的天壤之別呢?卡耐基的一份調查或許能夠說明問題。

卡耐基曾對世界上一萬個不同種族、年齡與性別的人進行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他發現,只有3%的人能夠明確目標,並知道怎樣把目標落實;而另外97%的人,要麼根本沒有目標,要麼目標不明確,要麼不知道怎樣去實現目標……10年後,他對上述對象再一次進行調查,結果令他吃驚:屬於原來97%範圍內的人,除了年齡增長10歲外,其他的幾乎沒有什麼起色,還是那麼普通和平庸;而原來與衆不同的3%的人,卻在各自的領域裏都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他們10年前提出的目標,都不同程度得以實現,並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標走下去。

卡耐基的結論同樣令我們震驚。原來,傑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區別,並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於機遇,而在於有無人生的目標!那匹馬和那頭驢子,儘管都在前進,卻一個遠行萬里,有目標;一個在原地打轉轉,無目標。卓別林在成功後說:“……即使我在孤兒院或沿街要飯裹腹的時候,我都認爲自己是世界上最棒的演員。”卓別林自小就有了當傑出演員的人生目標;那位布店老闆因放棄了當一名傑出音樂家的目標,他臨終前告訴牧師,他爲自己一生碌碌無爲感到非常遺憾。相信他到了另一個世界後,如果再選擇,他絕不會再幹這種傻事。

對於沒有目標的人來說,歲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齡的增長,平庸的他們只能日復一日地重複自己。

可以這麼說,只要你爲自己設定了目標,並持之以恆地爲之努力,你定會有一個輝煌的人生。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10

僅靠兩部影片就助4位演員獲得影帝的曹保平算不上高產,但和他合作過的演員基本上都能夠在他的電影裏完成自我突破,這離不開他對演員的嚴格要求。

在拍攝《李米的猜想》時,周迅有一場在天橋上奔跑的戲,曹保平提出用一個長鏡頭一次性拍完,但由於拍攝地當時的天氣不穩定,導致光拍攝地就去了四五次,每次去了不是拍不成,就是拍完以後沒有達到要求,曹保平堅持重新拍。

這樣一來,周迅在天橋上奔跑哭喊了好幾天。演到最後,她甚至蹲在角落裏,用頭撞天橋的護欄。但最終周迅憑藉這部戲拿了10個獎,達到了演藝事業的小巔峯。

《烈日灼心》拍執行注射死刑那場時,第一天拍完了鄧超,第二天拍樓上觀看死刑的段奕宏,這意味着段奕宏必須對着一片空地調動情緒,難度很大,爲了能夠將這段戲拍好,段奕宏反覆看了好幾遍頭一天拍的鄧超演的“死亡過程”。爲了拍好一個鏡頭,他常需要在烈日下掰扯四五個小時,真是應了“烈日灼心”。付出總會有收穫,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烈日灼心》的三位男主角前所未有地集體得到了三座影帝獎盃。

偏執於所做的事,對自己要達到的目標不妥協,不將就,是成功的一種態度。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11

都說母愛是無聲無息的,溫柔細膩,而我卻覺得,母愛是深沉而厚重的,這是我在我親愛的媽媽身上感受到的

她不像別人的母親那麼細心,讓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過得豐衣足食。她永遠是那麼嚴厲。

窗外,豆大的雨滴。“噼裏啪啦”從天空落下,我越坐越着急。“什麼時候下課啊?這雨越下越大,怎麼回家啊?”我在座位上自言自語。家長陸陸續續來送傘,我就在心中期盼:媽媽,你快來吧,快來吧!來給我送傘!“叮鈴鈴”我聽到下課鈴聲響,飛一般的速度衝出教室。我在花花綠綠的傘下尋找母親的身影。我來回的尋找,在校門口徘徊,可母親還是讓我失望了。

滾燙的淚滴滴在我臉上,我伸出手,擦擦淚。我順着泥濘的小路,踩着泥漿,飛奔回家,任由雨滴和泥漿濺在我身上。

我打開門,看到媽媽在門口坐着,我一摔門,就衝媽媽嚷:“你爲什麼不去給我送傘?!我同學的家長都去了!我爲什麼要淋着回來!你到底是不是我親媽?!”媽媽聽到這些話,明顯的失望布在臉上,她說:“彤彤,我覺得你已經長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呵護,可是,你……”媽媽的聲音開始哽咽,“你太讓我失望了,你就算現在沒長大,但你終究會長大的,我們也有會離你而去的那一天,你要學會自己生存,不要依賴別人。”

我忽然覺得我辦了一件天大的錯事,我躺進媽媽的懷裏,說:“媽媽。對不起!我不該說那些話!”又是一滴滴滾燙的淚珠滴在臉上。

媽媽給我的母親,伴隨着我成長,而這件事情也讓我知道媽媽對我的期待,雖然沒有給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帶給我的,確是更多的成長。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12

總對自己“吼一嗓子”

單田芳很早就出名了。那還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他年紀輕輕的',就住上了小洋樓,騎上了鳳凰牌自行車——這車可不亞於當今的小汽車,平日也總是趾高氣揚的。這很遭人嫉妒。“文革”一來,他可就倒了大黴,他被打成了現行反革命,下放到農村被管制勞動。

一天,單田芳來到村前的小河邊,他向着河水對自己“吼了一嗓子”:“單田芳,你有今天,活該!”這一吼,似乎讓他吼上了癮。

1979年,單田芳被,時年44歲的他重新回到了闊別10年的三尺書檯。很快,單田芳坐進了鞍山市廣播電臺的錄音棚。接着,他從東北擁書入關,接二連三地推出了長篇評書《明英烈》《三國演義》《白眉大俠》《水滸傳》《三俠五義》等,可以說當時整個中國無不爲他嬉笑怒罵的東北方言所折服。當時他還是單位的一位負責人。

他想自己可以吃上一碗安穩飯了。就在他又有些洋洋得意時,單田芳對自己又“吼了一嗓子”:“不可安於現狀,要砸爛自己的‘鐵飯碗’,去做一名文化個體戶!”

這年單田芳50歲,他辦了提前退休手續,開始挑旗單幹。此時,單田芳與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三俠劍》等評書作品後,於1993年,他的近代歷史評書《百年風雲》又在各個電臺熱播。這種錢也沒有少掙,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愛幹啥就幹啥的日子讓他感到無比愜意。

正在他心滿意得之際,單田芳又對自己“吼了一嗓子”:“你不要總想着待在鞍山老家自在,要移師北京,去幹一番更大的事業!”

在一次活動中,正好有供職於《北京青年報》的肖建陸對他說:“單老,您老的書迷數以億計,不如我們合作成立一家文化藝術傳播公司,包裝您的評書作品,絕對市場廣闊!”肖建陸的話正合單田芳的心意。1995年夏天,北京市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營業。

老天爺大約總喜歡考驗人,他們公司的第一單生意就做砸了。公司投資錄製的單田芳的評書盒帶鮮有人問津。投入了一定資金的北京廣播學院視聽中心覺得公司前景堪憂,於是立即撤股。

單田芳對也入了股份的肖建陸說:“公司就剩我倆了,還有啥突圍的好辦法嗎?”肖建陸似乎早就考慮好了:“單老,可以將您的傳統評書改編成電視劇。”

這可是一種很有前途然而風險也更大的嘗試。單田芳負責劇本,肖建陸張羅資金。劇本好辦,單田芳的腦子裏有的是東西,可資金難求,因爲這種投資不是一個小數目。終於有一位是單田芳的“粉絲”的房地產公司的老闆願意投資300萬元。

他們常常日以繼夜地連軸轉,通過一年多的苦幹,先後拍攝出了《風塵豪客》《山河淚》兩部電視連續劇。初涉影視圈的他們終究只是門外漢,因“行業壁壘”,片子的銷售一時竟成了“老大難”,公司入不敷出。

可單田芳並沒有退縮之意。通過苦苦摸索,兩三年後,他們的公司終於有了轉機。5年後,他們找到了既適合自身也適應市場的經營模式。從20xx年開始,公司每年上繳利稅多達100多萬元。

如今,年逾70的單田芳儼然成了一位財大氣粗的闊老闆。可他並不滿足,他說,在前進的道路上,總不要忘記對自己“吼一嗓子”,要回歸自己的評書事業,要在評書上爲中國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對自己“吼一嗓子”,是對自己的一種解剖,是對“昨日之非”的一種堅定的告別,展示出的是勇於進取、敢於開拓的精神與風範。

一個總能對自己“吼一嗓子”的人,那種清脆而又激越的吼聲會讓他青春永駐、前途寬廣。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13

陳寅恪和唐篔的字中緣

剛剛到清華執教的時候,由於陳寅恪潛心學業,加之他認爲自己體弱多病,恐累及他人,故一直未婚。這時,陳寅恪的母親俞氏已去世,父親陳三立一再催促他成婚,但陳寅恪始終未承允。

但是,滿腹才學、風流倜儻、出身名門、兼容中西方文化的青年才俊陳寅恪,很快成爲清華園裏的一道風景。不論是在教室還是在宿舍,在圖書館,還是在青青校園之中的小路上,他都成爲同學追逐的人物。而且,很多的同鄉、同事也都很熱心地爲他牽線搭橋,希望陳寅恪能儘快找到自己的佳偶。但是,奇異的是,他的佳偶卻是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遇到的。

後來,很多清華學生的回憶文字中多次提到陳寅恪在清華的傳奇故事。人們沒有想到,一向專注學問的他,竟然因爲一幅字收穫了自己的姻緣。

剛剛到清華大學任教的陳寅恪,因爲沒有家室,學校便安排他住在工字廳單身宿舍。可是陳寅恪嫌其冷清,不願住。同事趙元任就盛情邀請他住到了自己的家中。當時趙元任住清華南院一、二號兩屋,於是將二號屋讓出一半給陳寅恪住。陳寅恪吃飯也在趙家搭夥,日常一些生活瑣事也都由趙元任夫人代管。平時趙元任和陳寅恪兩人談學論經,十分融洽。陳寅恪對此顯然也很滿意,他說:“我願意有個家,但不願意成家。”

這樣的狀況維持了好長一段時間。陳寅恪習以爲常、安之若素,趙元任夫婦也毫無怨言。但是,這樣總歸不是個辦法。趙元任的妻子楊步偉是個有名的熱心人,菩薩心腸,快人快語。她眼見陳寅恪快四十歲了還單身,實在忍不住便對他說:“寅恪,這樣下去總不是事。”陳寅恪回答:“雖然不是長久之計,現在也很快活嘛。有家就多出一大堆麻煩事了。”聽到這兒,趙元任開玩笑說:“不能讓我太太老管兩個家啊!”這時陳寅恪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他終於同意可以考慮成家,於是趙元任夫婦就廣泛動員同事爲陳寅恪操心成家。

有一位體育教師叫郝更生,他的女朋友姓高,女朋友有一個義姐叫唐篔。儘管郝更生是體育教師,但是卻十分愛好書畫。1928年初春,郝更生與陳寅恪聊天時提到,女友有一位唐姓好友家裏掛着一幅字,署名南注生。他向陳寅恪請教“南注生”爲何許人,並說了說女教師的情況。陳寅恪聽完,驚訝道:“此人必灌陽唐景崧之孫女也。”

陳寅恪讀過唐景崧所著《請纓日記》,熟悉《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於日本時的晚清政局,而且自己的舅舅俞明震曾在臺灣輔佐唐景崧成立“臺灣民主國”,所以他對唐景崧的諸多事情都十分了解。

“南注生”是清朝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別號——這是他向郝更生作出的解釋。因對這幅字非常感興趣,他向郝更生提出,希望能拜訪其主人。果不其然,女教師叫唐篔,正是唐景崧的孫女。

唐篔又名曉瑩,1898年生,廣西灌陽人。其祖父唐景崧是同治四年的進士,先後任翰林院庶吉士、吏部主事等職,後出任臺灣巡撫,在中法戰爭中屢建功勳,獲清廷“四品銜”、“二品秩”和“加賞花翎”的賞賜,是位愛國將士。唐篔畢業於金陵女校體育專業,後執教於北京女高師,曾是許廣平的老師。

陳寅恪與唐篔見面後,彼此一見鍾情,都很珍惜這生命中來之不易的姻緣。他們由一幅字而結識,志同道合,相見恨晚,不久就投入愛河,進入難捨難分的熱戀之中。

一直排斥婚姻的大學者,被很多人認爲不解風情的木訥學究陳寅恪有了女友,成了清華的大新聞,甚至成了北京街頭巷議的熱門話題。兩人的熱戀,在當時的清華大學,一時成爲校園美談。

1928年7月17日,經過一段時間愛情歷練的陳寅恪與唐篔在上海結婚,婚後夫妻感情融洽。有詩爲證,陳寅恪雲:“當時詩幅偶然懸,因結同心悟夙緣。果剩一枝無用筆,飽濡鉛淚記桑田。”1951年於二人結婚紀念日,陳寅恪又寫道,“一笑風光似昔年,妝成時世鏡臺前;羣雛有命休縈念,即是鍾陵寫韻仙。”唐篔和陳寅恪詩云:“陵谷遷移廿四年,依然笑語晚燈前;文吳之事吾能及,同隱深山便是仙。”後來陳寅恪又作了首《題與曉瑩廿三年紀念日合影時辛卯寄寓廣州也》,中有“短檐高屋總偉時,相逐南飛繞一枝。照面共驚三世改,齊眉微嫌十年遲”之句,盡寫出兩人遭逢世變、相見恨晚、甘苦與共、相偎相依的不渝心志與忠貞愛情。

兩人的奇緣成爲清華佳話。好友吳宓爲此專門寫了一首七律祝賀:“廿載行蹤遍五洲,今朝蕭史到瓊樓。斯文自有千秋業,韻事能消萬種愁。橫海雄圖傳裔女,望門耆德媲前修。蓬萊合住神仙眷,勝絕人間第一流。”

兩人結婚之後至1937年,生下三個女兒:陳流求、陳小彭、陳美延。其中“流求”、“小彭”取自琉球、澎湖島名,都與乙未割臺有關。陳寅恪給女兒起名字的用意,彰顯出這位曠世學人的家國情懷。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14

三月的雨,久違的雨,百轉千回之後,滴滴答答地在粉紅傘面處作了最後的停留。雨滴落下,雨聲響起。抵不過眉間那一抹笑意,撲哧一下笑出了聲兒,獨享在自己的世界裏,轉動傘柄,飛旋,起舞……

血色薔薇下,月洗高梧,漫黑的夜,萬籟俱盡。獨倚在窗前,眨巴着水靈的眼睛細看着蒼穹的星、月,尋找着自己的星座,卻,怎麼也,找不到……

漸漸地,眼皮泛起了倦意,不甘,不能入睡。強迫自己思考,省悟。

三年前,豆蔻佳際時的我,純真的如同天上掉下來的小精靈,靠着自己單獨一個人過活在這個陌生的大集體裏,封閉式教育,封閉式管理,一切與多彩無關,與外界無關。要強如我,又怎可奈何?什麼都要爭第一,學習第一,生活第一…….

爭的久了,有點累,就停了下來,頹唐地過了接下來的一年,也就是第三年即一年前。

中考接力的失敗,負罪該來的太遲,走得也很快,昔日頭戴光環的我此刻變得如此灰黑如此不堪,有心人說:“你這是麻木了,學得麻木了。”

曾每天都要惡搞一曲《無所謂》現在想想便覺得可笑,正值花季,爲何要發出這樣脫離塵世的音律,是小人的猥瑣行徑還是真正謫仙的心靈讀白

像人們所認爲的那樣精貴的三年前,簡單如我,有着同齡少女沒有的特殊的蠻力死勁的打拼,在拼出一片天后,卻委身於臺下,退縮了前途,退縮了曾經屬於自己的那一片輝煌。一切似乎是一場話劇,三年後的我改變了自己的一切,變得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務實。

堅強如我,於是,我選擇不哭!

三月的雨,久違的雨,滴答聲之後,撲哧一下笑出了聲兒……

笑自己的青春年少,笑自己的似水年華,如同這雨滴落下,滴出了一個春天的變化。我在成長,總會長大。在此期間,歷練,改變……請期待。

成長經典勵志故事15

成長中的故事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數也數不清。但有一顆星星是最明亮的,最耀眼的。

每當看到那書櫃上的一本本書,就會想起父親濃濃地愛。因爲那是父親千辛萬苦纔買回來的。

那是一個讀書月的時候,學校建議每個學生購買一套《感動中國學生閱讀系列》。回到家以後,我便跟着爸爸一起去書城買書,卻被售貨員告知書早已賣空。此後,我們跑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書城,都空手而回。那時我火冒三丈,氣沖沖地跟着爸爸回家了。

回到家以後,我一聲不吭,氣鼓鼓地坐在那兒。爸爸看到了,走過來安慰我說:“別傷心,爸爸一定會給你買到的。”說完,便出門了。

晚上,我躺在牀上翻來覆去地睡不着,心想:爸爸會給我買到書嗎?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我醒來的時候,突然發現牀頭邊整齊到擺放着一摞書。這時,爸爸微笑地走進來說:“快起牀,書已經跟你買好了,上學去吧!”

後來,從媽媽口中得知爸爸爲了我買那一套書,跑了很遠很遠的地方,而且連晚飯都沒有吃呢。

聽後,我的鼻子感覺酸酸的,突然,我想起了楊洛的名言:真正的幸福,雙目難見:真正的幸福存在於不可見的事物之中。是啊,在成長的道路上,我感謝如山般的父愛,伴我一路前行。